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心律失常急诊处理措施(四)

2021.9.07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3)药物选择:对于室率或节律控制仍存在争议,以及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这是临床医生和房颤患者所面临的两个关键问题。

    ①室率控制

    房颤患者的室率控制可选用阿替洛尔、美托洛尔、地尔硫卓和维拉帕米。地高辛作为二线药物。在危重情况下,选用艾司洛尔或美托洛尔静脉制剂来控制室率。室率控制范围目前主张宽松控制,以静息状态下不超过110bpm为目标。

    ②药物转复

    电复律需要患者禁食,而药物转复不需要禁食。房颤的转复窦律适应症:A新发房颤;B年龄<65岁;C有明显症状或心力衰竭;D无药物和电复律禁忌症。

    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房颤,除了紧急电复律外,也常用药物转复。I 类抗心律失常药中的氟卡胺和普罗帕酮、III类抗心律失常药中的胺碘酮转复房颤的成功率高,但氟卡胺和普罗帕酮不应用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氟卡胺的转 复率为57~68%,通常在给药后2~4h见效。普罗帕酮的转复率为48%,而地高辛仅为5%。另外,索他洛尔的转复效果也不比胺碘酮差,但应注意致心律 失常的副作用。伊布利特转复房颤的效果优于普鲁卡因胺和索他洛尔,最初1h的成功率64%。其主要不良反应是尖端扭转型室速。

    维那卡兰注射液是一种新型抗心律失常药,只作用于心房,专门用来转复房颤和房扑。其对新发心房颤动的转复效果优于胺腆酮。

    大剂量伊布利特(2 mg)转复房扑的有效率比索他洛尔(1.5 mg/kg)要高,分别为70%和19%。

    ③抗凝治疗

    对于房颤持续时间超过48h的患者,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有15%的患者存在心房血栓。共识指南建议,急诊电转复前使用肝素,且电转复后继续应用。低分子肝素和中分子肝素间没有差异。

    如果房颤持续时间不超过48h,不需要抗凝治疗;如果房颤持续时间超过48h,在转复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3周,或抗凝治疗48h,然后做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检查,如果在左心耳没有发现血栓,就可以进行转复治疗。抗凝治疗要持续到转复后4周,以预防转复后心房钝抑期间血栓栓塞。对于房颤持续时间不清楚的患者, 也应该持续给予口服抗凝药。

    四、长QT综合征和短QT综合征的急诊处理

    1、长QT综合征的急诊处理

    无论是先天性或获得性,均可因室颤或尖端扭转型室速而引起猝死。长QT综合征有发生心脏骤停的危险因素包括:QT间期>500 ms、有晕厥史及猝死家族史。对于急性发作的尖端扭转型室速,当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时,首选非同步电复律。其次是药物治疗:①如果是由药物引起,停用相应 药物;②纠正电解质紊乱,如补钾和补镁,硫酸镁2g,静脉推注1~2min,如果治疗不成功,可再给第2剂2g,静脉推注5~10 min;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推注速度3 mg/min~20 mg/min。如果未能见效,可持续静脉输注500 mg/h iv,可能有效,即使血镁在正常水平也要补镁;③利多卡因可以缩短QT间期,特别是对药物诱发的尖端扭转型室速有效。但应禁用Ia、Ic和III类抗心律 失常药④临时起搏和异丙肾上腺素可以增加心律大于120 bpm,以缩短QT间期;⑤对于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永久起搏器、ICD、或联合治疗;⑥避免应用延长QT间期的 药物,以及对运动相关症状的长QT综合征患者(通常为LQT1或LQT2)应避免剧烈运动。

    2、短QT综合征的急诊处理

    短QT综合征(<300 ms)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有发生室颤的危险性,应考虑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