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无线血流动力学监测降低心衰住院率

2021.9.08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美国学者的一项研究表明,无线植入式血流动力学监测(W-IHM)系统可显著降低纽约心脏学会(NYHA)Ⅲ级心衰患者的住院率,在临床体征和症状外的增加肺动脉压信息有助于改善心衰管理。论文于2011年2月10在线发表于《柳叶刀》(Lancet)杂志。

 

  既往研究提示,植入式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可降低心衰患者住院率。研究者在美国64个中心内对NYHA Ⅲ级心衰患者实施了一项单盲临床试验(CHAMPION),不考虑受试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和既往因心衰住院情况。受试者被随机分配给予至少为期6个月的中央控制式W-IHM系统治疗或对照治疗。仅患者对入组情况不知情。在治疗组中,临床医生除标准护理外每日还测定患者的肺动脉压,对照组则仅使用标准护理。

 

  研究的主要有效性终点为6个月时心衰相关性住院率。安全性终点为评价6个月时无器械或系统相关性并发症(DSRC)以及无压力传感器失效情况。进行意向治疗数据分析。

 

  在第6个月时,治疗组患者(270例)心衰相关性住院有83例,对照组(280例)为120例[0.31 : 0.44,风险比(HR)为0.70;P<0.0001]。在整个随访期间(平均15个月),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心衰相关住院率降低39%(153 : 253,HR 0.64;P<0.0001)。8例患者出现DSRC,与预设的绩效标准80%相比,总体无DSRC率为98.6%(P<0.0001),总体无压力传感器失效率为100%。

 

  述评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克鲁姆(Krum)博士

 

  心衰治疗的关键是通过及时和动态的方式评估患者容量状况。在症状出现前早期探测液体积聚可使药物可进行适当调整,从而清除液体及降低心内压力,进而减少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技术的进步使上述长期存在的临床关键问题有可能得到解决。CHAMPION研究采用的装置简单却设计精巧,能够在对标准右心导管插入风险影响甚微的条件下提供持续肺动脉压监测。但该研究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过度积极利尿或舒张血管亦降低肺动脉压无疑存在风险,但此类药物变化所致的眩晕和**性低血压等不良事件却在研究中提及甚少。尽管患者通常接受了最佳临床治疗,但尚不清楚多少患者依据实用性较好的B型利钠肽测定指导治疗。未来在选择适宜植入装置的患者方面应采取审慎态度。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