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一份作业背后的教学互动思考

2021.12.02
头像

柔荑含莲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近日,一则高校教师布置作业的视频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从视频中看到,老师给学生们留了一份特别的作业——要求学生找到周杰伦、郎平等名人的联系方式。

在解释这份作业时,当事老师称其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因为该专业的学生未来职业方向多为记者。作为媒体记者,寻找被采访对象的联系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基本功。

这一理由看似很有道理,而且如此“创新”留作业的方式,想必也能激发学生们“完成作业”的热情,对学生专业能力也会产生一定的锻炼效果。几方考虑下来,似乎这是一份颇为不错的教学创意。

然而,如果我们将视角放到社会层面,却总觉得有哪里不对。

作为公众人物,如周杰伦、郎平等人当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属性,但诸如联系方式这样的信息依然属于私人信息。在未被允许的前提下,将别人的私人信息用于课程教学这种具有公共属性的行为中是否合适,相信不难判断。

当然,正如授课教师所说,最终能否找到名人的联系方式并非该份作业的考查重点,其重点是锻炼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掌握新媒体的技能。话虽如此,但问题的实质并未改变——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与“名人”有关的个人或机构,而且由于学生能想到的手段不多,这种影响很可能是重复的。这是否会导致某些机构和个人不胜其扰,不得而知。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