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浅谈耳郭再造术后局部积液的处理策略

2022.1.09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先天性小耳畸形是一种仅次于唇腭裂的第二大 颅面部先天性畸形[1],其发病率为 0.83/ 万 ~17.4/ 万[2], 平均 2.06/ 万[3]。 肋软骨耳郭再造术是目前治疗小耳 畸形的主流方法,其中主要包括 Nagata 法全耳郭再 造术[4]和扩张单瓣法全耳郭再造术[5-7]。 无论采用何 种方法治疗,均匀较薄皮肤覆盖具有精细凹凸结构 的耳支架是获得再造耳良好外形的前提[8]。 但由于 手术因素、术后引流的问题,往往会导致再造耳术 后的局部积液,导致皮肤无法完全与耳支架贴合,甚 至引起支架吸收、皮瓣坏死、感染等严重并发症[9], 从而影响最终的手术效果。 现回顾性分析自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 院外耳再造二中心行耳郭再造术小耳畸形患者的 临床资料,对术后积液的处理策略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 1240 例 (1296 侧)。 男性 912 例,女性 328 例;年龄 5~31 岁,平均(11.4± 3.2)岁。 小耳畸形:右侧 721 例,左侧 463 例,双侧 56 例。 依病理分型,耳垂型 794 侧,甲腔型 502 侧。 其中对 751 侧行 Nagata 法耳郭再造术,545 侧行扩 张单瓣法耳郭再造术。

 

1.2 方法 耳郭再造手术往往需要分期进行,而在 肋软骨支架雕刻塑形期需要进行软骨移植,但往往 容易出现局部积液。 针对纳入研究的小耳畸形患 者,对其在改良 Nagata 法一期术后及扩张单瓣法二 期术后进行临床观察。 耳郭再造常规于术后第 5 天 拔除负压引流管, 术后局部积液最常见于拔管后 1~3 d。因此,针对每例再造耳患者拔除引流管后,每天予以观察局部积液情况,若术后第 10 天未发现 局部积液,判定为无术后局部积液产生。 若发现积 液,首先对积液出现的位置进行观察,并以消毒棉 签轻轻按压确定积液量及累及范围。 2%碘酊、75% 乙醇消毒后,将留置针(图 1)在积液最底部或避开 支架最适宜进入的位置穿刺,穿破皮肤后拔除针芯 接注射器, 维持负压慢慢推进至触及肋软骨支架, 以 0 号线或 5-0 单丝线将留置针固定于皮肤,接输 液管延长管,20 ml 注射器维持负压(图 2)。 抽出的 液体送细菌培养,每天更换负压注射器,记录引流 量,口服抗生素至拔除引流后 2 d。

 

2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统 计学分析,数据均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χ2 检 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出现局部积液的患者 55 例,男性 38 例, 女性 17 例。 右侧 34 例,左侧 21 例。 性别、患侧均与 术后积液的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Nagata 法 耳郭再造术 24 例,扩张单瓣法耳郭再造术 31 例,相 对于 Nagata 法而言,扩张单瓣法更易发生术后局部 积液(P<0.05)。55 例患者中,8 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阳性。 局部积液出现的位置见表 1,其中 Nagata 法以 耳舟部位的积液居多,扩张单瓣法以耳后及耳甲腔 位置居多,均行留置针穿刺引流的方法。 其中 1 例 扩张单瓣法患者耳后积液未见明显减少,手术治疗 后好转;2 例改良 Nagata 法患者存在局部支架的轻 度吸收(图 3)。 其余再造耳轮廓逼真,皮瓣色泽、位 置、形态和大小与对侧基本一致,无切口延迟愈合 或术区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图 4,5)。


1610418746406199.png

3 讨论

 

先天性小耳畸形是颌面部除唇腭裂之外最常 见的出生缺陷,在我国的发病率为 5.18/ 万。 耳郭是 由多个亚单位组成的三维立体体表器官,涉及十多 处的精细解剖结构,因此耳再造手术是整形领域难 度最高的手术之一[10]。 Nagata 法耳郭再造术分两期 手术,一期取肋软骨雕刻制作耳郭支架并埋置于乳 突区皮下,二期耳颅角成形。 扩张单瓣法耳郭再造 术,通常需要三期手术,一期先于耳后置入扩张器 并注水扩张增加乳突区皮肤面积;二期行带底座的 肋软骨耳郭支架的制作及置入预扩的囊腔内,无须 进行筋膜瓣的转移; 三期行耳垂转位及耳屏成形 术。 在整个再造过程中,合适厚薄的皮瓣完好地贴合于精细凹凸的耳支架上,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 关键(庄洪兴, 1988 年)。目前,对于皮瓣与耳郭支架 的贴合采用的是负压吸引的方法,在术区放置引流 管后外接持续负压的引流瓶,以保证再造耳早期的 形态。 这种引流装置考虑到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问 题,一般术后留置 5 d,最长不超过 7 d[11]。 但在引流 管拔除后往往还会出现局部积液,考虑主要有以下 几个原因:⑴耳再造手术需要形成一个囊袋或者皮 瓣来覆盖耳支架, 因此会对局部组织产生破坏,例 如改良 Nagata 法对乳突区皮肤的剥离及扩张单瓣 法对扩张皮瓣纤维薄膜的剥离等,术后会有较多的 组织液产生。 ⑵肋软骨耳支架需要各种软组织严密 包裹,防止软骨外露导致软骨失活感染,因此耳支架 所在的是一个密闭腔隙,易于组织液的积存。 ⑶耳支 架为了展现再造耳的各部分亚结构, 其表面是凹凸 不平的,术后虽然放置了引流管,但一些凹陷的位置 往往引流不够充分。 在本研究中,耳甲腔、三角窝、耳后等局部位置 容易形成积液,往往与引流不畅有关。 在改良 Nagata 法中,积液最常见于耳舟部位,考虑主要还是皮肤 软骨早期贴合问题,引流管拔除后,引流管留置的 空隙皮肤与软骨无法快速贴合,导致了局部积液的 产生,而三角窝处并无引流管引起皮肤与软骨贴合 的问题,相对积液发生较少。 在扩张单瓣法中,耳后 积液的发生率更高,主要因为扩张法耳支架添加了 基座[5,12-13],导致其再造耳支架高度更高,耳后更容易 形成空腔,因此,我们推荐在耳支架的后方再放置 一根引流管,以利于皮肤软骨的贴合。 同时,在研究 中也发现,扩张单瓣法相较于 Nagata 法而言更容易 发生局部积液,主要考虑几个原因:⑴扩张单瓣法利 用耳后扩张皮瓣形成囊腔,往往需要去除扩张皮瓣 上的纤维包膜,更容易导致积液的产生。 ⑵扩张单瓣 法囊腔较改良 Nagata 法大,耳支架较改良 Nagata 法 高,更容易形成空腔,导致积液的留存。 ⑶扩张单瓣 法的定位塑形完全依赖于负压引流,并且经过扩张 的皮肤回缩力更强,与软骨的贴合相对困难,更容 易产生局部积液。 因此,在行扩张法耳郭再造时尤 其需警惕局部积液的发生。 局部积液形成后一旦处理不及时会影响局部 皮瓣与支架的贴合,导致耳郭形态出现问题,同时 也有可能并发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4-5,13]。 传统处理 积液的方法是以注射器穿刺抽吸,将积液抽空后棉 球加压局部位置,防止积液再生。 这种方法存在一 定的局限性,棉球加压并不能产生合适有效的压力 使皮肤与支架完全贴合,一旦皮肤与支架之间存在 空隙,积液还会产生,需再次穿刺,而反复多次的穿 刺容易导致外源性的感染,最终导致手术失败。

 

本研究采用的是留置针穿刺持续负压引流的方法,这 种方法操作简单,无须再次进入手术室,操作过程 中也不会将已经贴合的皮肤再次分离,可以形成局 部的持续负压,有较好的持续吸引作用,能保证局 部皮肤的有效贴合。 留置针的后方可以续接输液管 延长器,再接注射器或引流球,以便于患者术后活 动、负压调整及引流量的记录。 但其局限性在于留 置针形成的负压压力不大,对于大量的积液效果欠 佳,而且若积液比较浑浊容易引起留置针的堵塞。 因此在使用留置针时,需考虑积液的性状,若积液 浑浊、量大,考虑感染的可能性大,建议引流管充分 引流。

 

在本研究中,有 8 例患者积液培养为金黄色 葡萄球菌,但应用留置针持续引流得到了较好的效 果,我们考虑在感染的早期,若予以充分引流、并辅 以抗生素治疗,能较好地控制感染,获得较好的结 果。 本研究中 8 例早期感染的患者仅 2 例出现软骨 的局部吸收。

 

4 结论

 

耳再造由于其手术的特殊性术后容易产生局 部积液。 扩张单瓣法较 Nagata 法由于其耳支架高度 的不同更容易产生积液。 针对耳后局部积液,留置 针穿刺持续引流操作简单,临床效果较好,并能改 善早期的感染,可获得良好的耳再造效果。

 

参考文献略。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