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免疫学实验--并殖吸虫后尾蚴膜反应介绍

2022.2.09
头像

zhaoqisun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并殖吸虫后尾蚴膜反应介绍:

  并殖吸虫病(又称肺吸虫病)是由吸虫纲的并殖吸虫引起。并殖吸虫的种类较多,在我国致病虫种主要有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人分别是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并殖吸虫的适宜宿主和非适宜宿主,囊蚴感染人体后,卫氏并殖吸虫经童虫发育为成虫;而斯氏并殖吸虫则发育滞留于童虫阶段,因而前者主要引起肺型并殖吸虫病,后者主要引起皮下型并殖吸虫病。并殖吸虫病常累及肺、脑、肝、皮肤等多个器官,症状较复杂。

  并殖吸虫具有虫种(株)和期间共有的和特异的抗原成分,应用其共有的抗原成分利于并殖吸虫病的诊断,例如2种并殖吸虫抗原可相互取代用于检测不同种并殖吸虫病;用特异的抗原成分则可作进一步的鉴别虫种或期。用并殖吸虫粗抗原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抗体时,与血吸虫病和肝吸虫病出现交叉反应,用不同纯化的抗原可减少或消除此交叉反应。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适宜宿主于感染后10d,血清中首先出现抗囊尾蚴的抗体,以后滴度渐上升,至30-80d一直处于高峰,90d后渐趋降低持续于低水平;而针对成虫的抗体,最早于感染后40d出现,至80d滴度达高峰,90-100d时下降,并长期保持低水平而略有升降。在非适宜宿主中,于感染后15d出现抗囊蚴抗体,以后滴度不断上升,到80d时达高峰,以后一直处于高滴度抗体水平;但对成虫的抗体反应却很弱,且出现较迟。

  并殖吸虫病患者经有效治疗后,在第1-2个月之间,抗体水平有增加趋势,在第3-6个月之间,抗体下降。

  并殖吸虫后尾蚴膜反应正常值:

  阴性反应:后尾蚴体表周围无反应。

  并殖吸虫后尾蚴膜反应临床意义:

  检测阳性率为76.47%-88%,与血吸虫病人(7%)和肝吸虫病人有明显的交叉反应,可用于早期诊断。

  并殖吸虫后尾蚴膜反应注意事项:

  后尾蚴膜反应方法简便、敏感性高,有一定特异性,可用于肺吸虫病早期诊断。缺点是抗原取材和保存不易,推广应用尚有困难。

  并殖吸虫后尾蚴膜反应检查过程:

  暂无相关信息

  相关疾病

  肺吸虫病

  相关症状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