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临床物理检查方法介绍--眼及眶区CT检查介绍

2022.3.14
头像

zhaoqisun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眼及眶区CT检查介绍:

  眼及眶区的CT检查是通过CT对眼及眶区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
  CT扫描可提供一种高分辨力、切面图像及灰阶眼部图像,它以X线为能源而显示人体的层面图像。目前CT已很普及,从而为眼科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优越的检查方法。但由于种种原因,在眼部病变的CT分析和诊断上仍存在诸多问题。眼内疾病的诊断超声优于CT,而在眼眶病变的诊断中,CT优于超声。本文就眼眶病变CT诊断上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并介绍与诊断有关CT的基础知识,这对全面分析眼部CT片非常重要。
  (1) 眼部CT扫描方法
  ① 横断扫描:患者仰卧检查床上,自眶耳线下方1cm头颅顶侧作连续扫描,直量轴5mm厚的层面检查需要6-8个层面。作薄层扫描时(1mm层厚),全部眼眶需要近40个层面。
  ② 冠状扫描:患者仰卧或俯卧检查台上,头过伸,使头矢状线与床面一致,两侧眶耳线与扫描基线垂直,向外耳道前4cm处向前连续扫描,层厚4-5mm)。如作眼内病变CT扫描则自眼球开始向后扫描。
  ③ 造影增强方法:静脉给予造影剂的方法是在几分钟内将造影剂注射,全量注射完毕后再开始扫描。
  ④ 压颈检查:眶内静脉曲张常规CT扫描时多不显影,或仅显示小部分病变,欲观察病变全部范围可行颈部加压检查。将血压计袋缠于患者颈部,摆好位置,加压至5.33kPa(高于静脉压),再行扫描检查,扫描完毕后立即将气囊放松。
  ⑤ 视神经和视神经扫描方法
  有时为详细观察视神经病变(肿瘤、外伤等病变),需要特殊CT检查方法。首先需要1mm薄层面,因为正常视神经约4mm粗,较厚的层面不利于分析。第二要特殊扫描角度,即作与眶耳线呈负15°的扫描线,再令病人眼向上视,这时视神经伸直,且与扫描线平行,CT即可在一个层面上观察视神经眶内段甚至管内段的全长。
  (2) 眼部CT扫描层面厚度
  常规眼部CT扫描厚度为5mm,正常眼眶垂直高度在40mm左右,故一般水平扫描8个层面即可包括全部眼眶内结构。眶内病变体积较大,适合5mm厚度的扫描层面。但遇一些特殊情况或病变需较薄层面厚度扫描,如球内病变、眼外肌病变、视神经病变、或估计病变直径小于5mm时,需要3mm或1mm层厚扫描,否则因层面厚,病变小,而只有一个层面显示病变,不利于诊断和分析,甚至有可能遗漏病变的显示。由于薄层断面较少受体积平均影响,从而提高了图像分辨力,显示病变更加清楚。

眼及眶区CT检查正常值:

  可帮助检出:
  (1) 眶内肿瘤:  ① 眶内原发性(良、恶性)肿瘤
  ② 眶内继发性肿瘤
  ③ 眼球肿瘤:包括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
  (2) 眶内炎性病变:  ① 非特异性炎症  ② 眶内感染。
  (3)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突眼。
  (4) 血管性疾病。
  (5) 损伤及异物。

眼及眶区CT检查临床意义:

  (1) 可显示各类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及范围,某些肿瘤还可确定其性质。
  (2) 对金属及非金属异物可清晰显示,并且能准确定位。
  常见眶内病变CT征象
  (1) 良性肿瘤 眶内良性肿瘤CT扫描多显示为圆形、类圆形、椭圆形高密度占位病变,边界清楚,内密度均质(指肿瘤内密度在CT片上均匀一致),如海绵状血管瘤、神经鞘瘤、泪腺良性多形性腺瘤。因肿瘤长期缓慢增长可引起眶内压增高,CT可显示眶腔普遍或局部扩大。
  (2) 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呈浸润性增长,CT扫描常显示肿瘤边界不清楚,形状不规则,常合并骨破坏,如副鼻窦癌眶内侵犯。但有些眶内恶性肿瘤显示类似良性肿瘤的CT征,如形状类圆形、边界清楚、内密度均质、无明显骨破坏等,常见的包括横纹肌肉瘤、淋巴瘤、泪腺腺样囊性癌等。
  (3) 炎性假瘤 炎性假瘤是常见的眶内占位病变,CT显示病变多位于眶前部,并附于或包裹正常结构如眼球、眼外肌或视神经。病变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楚。部分弥漫性炎性假瘤可波及眶内所有结构,呈全眶腔弥漫性密度增高,眶内正常结构均被遮盖。
  (4) 血管畸形 常见的眶内血管畸形是静脉性血管畸形,也称静脉性血管瘤。因病变范围常较广泛,CT显示眶内病变呈边界清楚,形状不规则,且范围较广泛的高密度占位病变,但也有单个的血管畸形性病变。病变内常合并有静脉石,这对诊断非常有帮助。
  (5) 骨增生 骨增生即骨肥厚。眶内能引起骨增生的病变主要包括蝶骨嵴脑膜瘤和骨纤维异常增生症。前者CT显示蝶骨嵴(眶外壁)肥厚,邻近的眶内或颅内有软组织块影。后者为广泛骨增生,常累及额骨、眶外壁、筛骨、眶顶、上颌骨等,病变边界不清楚,眶内或颅内无软组织块影。
  (6) 骨破坏 一般见于恶性肿瘤、转移癌,也见于肉芽肿性病变。CT显示骨壁呈不规则骨缺损,或呈虫蚀状、蜂窝状,骨破坏邻近有软组织块影。
  (7) 钙化 钙化在眶内肿瘤中虽不多见,但具有特征性诊断意义。钙化分两种:一种为血管内钙化,因其呈圆形,也称静脉石,主要见于静脉血管瘤,静脉曲张,少见于海绵状血管瘤等病变。另一种是不规则钙化,见于脑膜瘤、泪腺上皮性恶性肿瘤、神经鞘瘤等。
  (8) 骨缺失 一般是某种先天性病变引起骨发育不良所致,如神经纤维瘤病的眶外壁或眶顶骨缺失、眶上裂明显扩大。CT显示骨缺失的边界清楚,圆滑,周围一般无软组织块影。
  (9) 骨折 骨折CT较容易诊断。但注意有时筛骨纸板、眶下壁因骨壁菲簿,甚至无明显线状骨密度影,不要误认为骨折。临床上常见的包括各种眼眶底、眶内壁的爆裂性骨折,严重的还有眶外壁、颧弓、上颌骨骨折。分析眼眶爆裂性骨折时,应注意骨折面积大小(骨折面积愈大,眼球内陷机会愈多。骨折面积小,不易引起眼球内陷,但可导致复视)、有无眶内软组织、眼外肌疝出或嵌塞。
  (10) 甲状腺相关眼病 甲状腺相关眼病也称Graves'病,这是最常见的单侧和双侧眼球突出原因。临床上有眼睑退缩、上睑迟落等一些典型体征。而CT在疾病的不同时期显示出不同的形态学的改变,主要CT征包括:眼球突出、眼外肌肥厚、脂肪垫扩大,其中以眼外肌肥厚最常见。其受累频率依次是下直肌、内直肌、上直肌和外直肌,晚期提上睑肌、上斜肌均肥厚。甲状腺相关眼病的眼外肌肥厚特征为以肌腹梭形肥厚为主,边界清楚。但当下直肌肥厚做水平CT扫描时,易误诊为眶内肿瘤,此时应做冠状CT鉴别。
  (11) 其它继发性改变
  ① 眶腔扩大 任何长期眶内占位病变均可造成眶腔普遍或局部扩大。成年人病史多在一年以上,儿童眶内占位病变3个月即可出现眶腔扩大。
  ② 眼球变形眶内硬性病变或生长较快的肿物可至病变接近的眼球壁变形,甚至呈“帐蓬状”。
  ③ 眶内正常结构移位 眶内膨胀性生长的肿瘤可致眼外肌、视神经发生移位。
  (12) 眶内正常结构的增粗或肿大眶内一些正常结构可因某种原因致增粗或肿大,如眼外肌、视神经眼上静脉、球后脂肪。这些病变也是眼球突出较常见的原因,但常被临床医生所忽视。
  (13) 眼外肌肥厚 眼外肌肥厚在眼部CT中较常见,主要原因包括:甲状腺相关眼病(Graves'病)、炎性假瘤、外伤、寄生虫等病变。
  (14) 视神经增粗 视神经可因肿瘤、炎症、压迫等病因而增粗。
  (15) 球后脂肪垫增厚 此征临床易忽视,临床常因眼球突出而作CT检查。但CT仅显示眼球突出,并无占位病变、肌肉增厚等其它征象,实际这就是球后脂肪垫增厚。此征虽无特殊意义,但常见于甲状腺相关眼病、眶内轻度慢性炎症等病变。

眼及眶区CT检查注意事项:

  (1) 眶内多数肿瘤的CT征象缺乏特征性,定性诊断的难度较大。眶内肿瘤与炎性假瘤及与甲状腺功能亢进性突眼的鉴别诊断常有一定困难。
  (2) 眼内及眶内血管性疾病的CT检查不如眼静脉造影和颈内动脉造影(眼动脉造影)的诊断价值大。

眼及眶区CT检查检查过程:

  暂无相关信息。

相关疾病

  眼球突出症,成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性巩膜炎,眼眶血肿,眼眶黏液囊肿,泪囊炎,雪盲,中毒性弱视,脑膜瘤,青光眼,眼眶假瘤

相关症状

  疳眼,畏光流泪,白睛混赤,目珠胀痛,羞明,晶状体铁质沉着,眶周青紫,假性前房积脓,非玻璃体的病变眼前飞蚊,虹膜表面形成灰白色肿瘤结节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