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不随意运动检查的注意事项及检查过程

2022.4.17
头像

xujinping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注意事项

  检查前禁忌:情绪紧张、姿势、睡眠、转移注意力、安静休息、疲劳等对不自主运动有较大的影响影响,故检查前几天要休息好,不要过度劳累。

  检查时要求:

  1、检查时环境要安静。

  2、情绪对检查结果影响很大,因此检查时家属要安抚好患者的情绪,以便检查顺利进行。

  检查过程

  (一)检查方法及内容 不自主运动的检查主要依靠视诊。应着重注意其部位、时间、幅度及节律、运动形式是均匀一致还是变化多端等。并直接观察或询问随意运动、情绪紧张、姿势、睡眠、转移注意力、安静休息、疲劳等对不自主运动的影响,进而确定其不自主运动的类型。

  (二)常见类型不自主运动的表现类型见有肌束颤动、震颤、手足搐搦、手足徐动症、舞蹈样运动、摸空症、扭转痉挛、肌阵挛等。

  1.肌束颤动(fasciculation)指病人身体某处肌肉出现细小快速的或蠕动样的颤动。可用叩诊槌轻度叩打肌肉诱发。它是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重要体征,常作为神经原性肌萎缩与肌原性肌萎缩的鉴别依据。可见于下运动神经元变性所致的继发肌萎缩,如肌萎缩性侧束硬化症、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进行性延髓麻痹等。亦可见于其它各种下运动神经元疾患,如脊髓空洞症、脊髓灰质炎、髓内或髓外肿瘤。

  2.震颤(tremor)一种不自主而有节律、交替的细小抖动。根据震颤与随意运动的关系分为

  (1)静止性震颤 指病人在清醒安静状态下,身体某部分有一系列不随意的较有规律的抖动,睡眠时震颤消失。静止性震颤时手可呈搓丸样震颤动作,此种震颤可与其它类型的震颤合并出现。典型的静止性震颤见于帕金森病及综合征,肝豆状核变性、特发性震颤等。

  (2)动作性震颤 可为姿势性震颤或意向性震颤,前者病人在保持某个姿势时出现震颤,静止时则消失;后者在动作时出现,在动作终末,愈近目的物时愈明显。见于小脑疾患、扑翼样震颤及酒精、汞、烟酸等药物中毒。亦可见于慢性肝病、早期肝昏迷。

  (3)老年性震颤 常表现为点头或摇头动作,一般不伴有肌张力的改变。与震颤麻痹相似,但多见于老年动脉硬化患者。另外,手指的细微震颤,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

  3.手足搐搦(tetany)发作时手足肌肉呈紧张性痉挛,在上肢表现为腕部屈曲、手指伸展、指掌关节屈曲、拇指内收靠近掌心并与小指相对,形成“助产士手(obstetrician hand)”。在下肢时表现为踝关节与趾关节皆呈屈曲状。在发作间隙时可作激发试验,即在患者前臂缠以血压计袖带,然后充气使水银柱达舒张压以上,持续4分钟出现搐搦时称为Trousseau征阳性。见于低钙血症和碱中毒。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