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历史上的今天:最熟悉的陌生人推翻了上帝造物神话

2022.4.18
头像

chloe

随遇而安

  达尔文本人说过:我一生中主要的乐趣和唯一的事业,是我的科学著作。还有一些在旅行中直接考察得到的最重要的科学成果。

banquan11.jpe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140年前的今天,1882年4月19日(农历1882年3月2日),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逝世。

  查理·达尔文,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生物学家、物种起源和发展学说的创始者、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他找到了生物发展的规律,证明所有的物种都有共同的祖先。达尔文的这一重大发现,对生物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科学上完成了一个伟大的革命,结束了生物学领域中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统治时期,对近代生物科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恩格斯称达尔文的进化论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关于达尔文,你可能非常熟悉,因为他是写在课本里的伟大生物学家,可要你细说说达尔文,似乎只有进化论这个标签让你记忆深刻,其他的一无所知。

  关于进化论,或许早已经成为现代人基础认知中浑然天成的部分,但这份熟悉也让我们忽略了在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之前,“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理论才是绝对主流思想。

  今天让我们重新凝视这位科学巨人,看看他是如何开辟生物学发展新纪元,并且引起整个人类思想的巨大革命的。

  不学无术少年的逆袭之路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1809年2月12日出生在施鲁斯伯里镇一个世代医生的家庭,其祖父是赫赫有名的医生和博物家,父亲继承衣钵也是一名医生,而母亲是科学团体的成员。

banquan11.jpeg

9岁的达尔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天才,少年时代的达尔文不仅没有展现出学习的天分,反而对学习毫无兴趣,比起拉丁文、希腊文和医学等正统学校教育,他更感兴趣的是打猎、骑马、养狗、捉老鼠、收集鸟蛋和矿物……不学无术是达尔文少年时期的标签。

  达尔文的父亲捶胸顿足地呵斥他“你这样会让自己和全家人丢脸的”。

  为了让儿子维持体面的生活,父亲建议儿子成为一名牧师,于是达尔文进入了剑桥大学基督学院学习。

  环球航行中萌发“进化论”思想

  达尔文在青年时代进入剑桥大学后,读的是神学院,准备毕业后当一名牧师。可是在剑桥时期,他却热衷于同博物学家们来往,比如植物学家汉斯洛、地质学家赛治威克。这一时期,达尔文在植物学、动物学、地质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知识,不过他的自然观仍属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特创论、物种不变论和目的论。所谓特创论就是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上帝创造的,永远不变的,猫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吃老鼠,老鼠被创造出来是为了给猫吃。

banquan11.jpeg

达尔文(图片来自于网络)

  1831年4月,他在剑桥大学神学院毕业后,没有去当牧师,而是于同年12月参加了“贝格尔皇家军舰”的环球航行。军舰上照例配备一名博物学者,从事资源调查工作,达尔文就是以博物学者身份参加这次环球航行的。“贝格尔号”于1831年12月27日启航,1836年10月2日返回英国,历时5年之久。

banquan11.jpeg

“贝格尔号”航行路线(图片来自于网络)

  “贝格尔号”从英格兰出发,穿越北大西洋到达南美洲,沿着南美洲的西岸航行,绕过南美洲的合恩岛后后进入南太平洋,再沿着南美洲的南岸航行,然后驶向加拉帕戈斯群岛,之后再向南半球出发,到达澳洲的悉尼,沿着澳洲的南岸行驶到达霍巴特,绕过澳洲后进入印度洋,取道非洲的好望角进入北大西洋回英国。

  沿途达尔文如饥似渴地收集一切能够带走的东西,包括动物、昆虫、贝壳、不同沉积层的岩石样本以及化石,这位年轻的博物学家工作起来非常有条理,他把所有的观察结果仔细地记录在航海日志里。

  达尔文非常重视这次航行,他在《自传》中写道:“参加贝格尔号的航行是我一生中极其重要的一件事,它决定了我的整个事业”。在航行中,大量的自然界事实同他所持的旧观点发生了抵触,在实践面前,他不得不放弃旧有的信仰,而逐渐成为进化论者。

  可以公平地说,这是达尔文发现的理论,虽然以前有人已经触及到这个理论的某一部分,但只有达尔文把所有部分溶于一体,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只有这个理论才能有关联地说明生物界的全部事实。

  智者同行:《物种起源》凝结了时代的智慧

  达尔文所处的时代,人类认知极大扩展,不同学科领域的理论、方法爆发式涌现,其中有三个方面的理论方法对达尔文推演进化论产生了重大启发,可以称为达尔文构建物种起源理论的 “三块拼图”,并且这一时代的智者们也用最大的包容和善意与达尔文携手共进,最终让《物种起源》隆重面世,成为划时代的巨著。

  第一块拼图:在“贝格尔号”上,达尔文阅读了苏格兰地质学家查尔斯·莱尔的革命性著作《地质学原理》,当时他还不知道莱尔会成为他的人生挚友。该书认为地质构造是长期缓慢发展过程的产物,地球必须有已存在好几百万年的历史,才能给他所描述的渐进的地质形成过程留出足够的时间。

  达尔文从莱尔的地质学理论中吸取了一个观点,即在一个漫长的时期内,缓慢而渐进地出现的微小改变最终可造成巨大的变化。莱尔用这个概念来解释地貌的形成,而达尔文则用它来解释物种的进化。这将是他要用25 年才能完成的理论拼图中的第一块。

  第二块拼图:植物学家约瑟夫·道尔顿·胡克是达尔文的同事和密友,一次通信中,在谈到火山岛特有的植物群时,胡克否定了一位法国同行的观点。他的理由是,尽管那个法国人是一位很有能力的生理学家,但你很难把他对植物分类的观点真当回事儿,因为他毕竟“不是分类学家”。

  胡克的话如醍醐灌顶,达尔文心里明白,他本人也同样在物种分类方面没有扎实的基础,这次通信似乎是一个促成因素,使得达尔文对辨别和区分不同物种的问题非常关注,下决心投身于对海洋藤壶的研究。

  对藤壶标本所做的研究和比较,使达尔文对通常影响物种进化的诸多因素有了一些关键性的见解。他遇到不止一次的一个因素就是物种内部变异。对于同一物种的成员之间在各个层次上都存在变异的认识,是达尔文为诠释物种起源而构建的拼图中的重要一块。

  第三块拼图:1838年,达尔文阅读了托马斯·马尔萨斯的著作《人口原理》,书中主张人口增长会受到食物供给、疾病或战争的限制。

  达尔文认识到,他在动物身上所看到的变异或适应性改变均为“生存的斗争”的结果,拥有或遗传了更加适应生存环境特性的个体更容易繁殖,从而将该特性遗传给下一代。他将这一过程称为“自然选择"。这是达尔文构建物种起源拼图的另一个关键部分。

  19世纪30年代末,达尔文已经把物种起源拼图的所有构件拼合在一起,并很快就开始将之当作“我的理论”来谈论。但他却迟迟不愿将他的理论公之于众,因为他意识到这一理论将会给宗教信仰以及以道德和目的论为主导的世界观带来毁灭性的影响。

  百年争论后《物种起源》胜利了

  达尔文自己把《物种起源》称为“一部长篇争论”,它论证了两个问题:第一,物种是可变的,生物是进化的;第二,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物种起源》一经出版就大获成功,达尔文根据20多年积累的对古生物学、生物地理学、形态学、胚胎学和分类学等许多领域的大量研究资料,以自然选择为中心,从变异性、遗传性、人工选择、生存竞争和适应等方面论证物种起源和生命自然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banquan11.jpeg

《物种起源》(图片来自于网络)

  《物种起源》的出版,也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反动教会和封建御用文人群起攻之,诬蔑达尔文的学说“亵渎圣灵”,有失人类尊严。

  与此相反,以赫胥黎为代表的学者,也在积极宣传和捍卫达尔文学说。经过100多年的论争,《物种起源》胜利了,进化论学说已经成为人类进步世界观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物种起源》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代表作,标志着进化论的正式确立。尽管也有缺陷与不足之处,但它无疑是一本划时代的科学巨著。

  “达尔文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洞见之一,就是所有生物都是相互依存的,橡树、红毛猩猩、海洋中的鱿鱼和雨林中的兰花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当然,这所有的生物中也包括我们人类”,虽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仅仅是含蓄地提到“人类的起源及历史终将被揭示”,也足以引发后来者前赴后继地对人类起源进行争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牛津大论战。

  1871 年,达尔文出版了《人类的由来》,公开扩展了物竞天择式进化的适用范围,将人种也纳入其中。达尔文是第一个正确猜测“哪些地区”是我们应该开始寻找人类祖先的地方的人。“已灭绝的类人猿很可能在非洲居住过,它们与大猩猩和黑猩猩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我们的早期祖先更有可能生活在非洲大陆,而不是其他地方。”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达尔文的这个观点并没有引起重视,但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达尔文是一位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在《物种起源》发表以后的20年里,他始终没有中断过科学工作。1876年,他写成的《植物界异花受精和自花受精的效果》一书,就是经过长期大量实验的结果。到了晚年,达尔文心脏病严重,但他仍坚持科学工作。就在去世前两天,他还带着重病去记录实验情况。

  1882年4月19日,这位伟大的生物学家逝世了。由于达尔文一生对生物科学作出划时代的贡献,人们将他葬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寺院中堂的北廊,和杰出的科学家牛顿葬在同一个地方。

互联网综合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