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过敏性血管炎的流行病学及病因

2022.6.19
头像

xujinping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流行病学

  过敏性血管炎发病以成年人多见,95%患者年龄在16岁以上,平均发病年龄47.3岁,女性发病稍多于男性。

  过敏性血管炎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亦称典型过敏性血管炎,患者多为成年人,发病前常有外源性抗原所引起的过敏反应,以皮肤表现为主。后者则包括多种疾病:过敏性紫癜、荨麻疹血管炎、血清病、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等。其过敏原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之分,也可能找不出明确的致敏原,发病年龄亦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但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常与狭义的即典型过敏性血管炎相似。

  由于广义的过敏性血管炎均有其相应的名称为避免混乱文献所提到的过敏性血管炎(亦即本文所提的)一般是指狭义概念的血管炎,即典型过敏性血管炎。

  病因

  过敏性血管炎的发生主要由外源性抗原所引起这些外源性抗原大致包括3类:

  1.药物 包括青霉素及其衍生物、磺胺阿司匹林等。

  2.化学物质 如杀虫剂、除草剂、石油制剂。

  3.体外蛋白 蛇毒血清及各种脱敏剂

  这三类过敏原中,以药物最常见。

  发病机制:

  外源性抗原进入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并形成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沉着通过激活补体的经典途径或旁路途径,引起补体活化,活化的补体除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外,还对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较强的趋化作用,使其聚集在免疫复合物沉积部位造成炎性损伤。此外,在炎症反应过程中,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以及肥大细胞也通过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协助或加强炎症损伤,其中血小板则通过释放ADP及前列腺素,引起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因此,微循环血行障碍及局部纤维溶解异常也可是发病背景。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