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首次观测到电子漩涡

2022.7.07
头像

柔荑含莲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理论学家曾预测,电子能够像水分子般集体流动并产生涡流、湍流等流体现象。但现实是,电子在流经普通金属和半导体时,其动量和轨迹会受材料中杂质及原子振动影响,很难呈现流体状态。只有在特殊材料或特定条件下,电子间量子效应占主导地位,才能不受材料影响,表现出粘性流体行为。近日,一项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首次在新型量子材料二碲化钨(tungsten ditelluride, WTe₂)中观察到电子流体状态的标志——电子旋涡。


超纯净的金属化合物二碲化钨在单原子厚度时,其中电子会表现为流体而非粒子。因此,科学家在二维二碲化钨薄片和金薄片上,分别蚀刻出两个圆形腔室以及连通两侧腔室的中心通道。在-268.65℃的超低温下通电,利用纳米扫描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能观察到,作为对照组的金片中,电子流经通道时方向不会回转;而二碲化钨中,流经主干道的电子会旋动流入每侧腔室,并在其中形成小漩涡,而后反转方向流回主干道。这项研究第一次将电子涡旋可视化,加深了对电子流动行为的理解,有助于设计出电阻更小、功耗更低的设备。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