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泌尿生殖系真菌病的发病机制及检查

2022.7.10

  发病机制:

  念珠菌侵入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许多因素,除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外,还有与念珠菌的数量,毒力,局部环境改变等有关,一般来说,决定白念珠菌的致病力包括以下5种:①黏附力:黏附力与毒力成正比,念珠菌中白念珠菌黏附力最强,目前对念珠菌发病机制研究最多的是白念珠菌的黏附机制;②两型性形态:酵母细胞型或菌丝型;③毒素:菌细胞表面有菌糖毒素和念珠菌毒素,可能是致病因素;④细胞表面成分;⑤细胞外酶:白念珠菌可分泌一些酶,如磷脂酶,溶血磷脂酶和酸性水解酶,能水解角蛋白及胶原促进白色念珠菌黏附功能。

  检查

  1.显微镜检查 尿沉渣或分泌物镜检可找到假菌丝或孢子;革兰染色菌丝,孢子呈蓝色,着色不均;过碘酸染色菌丝,孢子呈红色;1/1000吖啶橙染色菌体在荧光显微镜下呈亮绿色。

  2.尿培养 念珠菌在培养基内呈芽生孢子,尿培养菌落>1000个/ml时可诊断为急性泌尿系统感染。

  3.血清学试验 可做念珠菌抗体检测,但对一次阳性结果无诊断意义,应对一段时间内定期获得的血清标本检测,抗体滴度高或滴度逐渐升高有一定诊断意义,近年来,在一些专业的实验室内采用免疫印迹法可进行一些念珠菌抗原(如一种烯醇酶的48-KDa抗原和一个90-KDa热休克蛋白产物47-KDa抗原)检测。

  X线检查:肾脏真菌感染,肾盂内出现真菌团块时,IVU和逆行肾盂造影检查可见肾盂内充盈缺损改变,活体组织检查和真菌球病理检查可找到假菌丝或孢子。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