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肾结核对侧肾积水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2022.7.10
头像

xujinping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发病机制

  1.输尿管口狭窄

  结核性膀胱炎从患侧输尿管口开始,逐渐蔓延至三角区及对侧输尿管口,病变侵犯肌层引起纤维组织增生后,对侧输尿管口可由于瘢痕形成而发生壁内段狭窄,阻碍了对侧肾脏的尿液引流,使对侧肾和输尿管发生积水。输尿管扩张一般由靠近狭窄处逐步向上发展,最后全长输尿管扩张迂曲,迂曲的输尿管本身亦不利于尿液引流。

  2.输尿管口闭合不全

  正常输尿管由于在膀胱中有斜行的壁内段而具有括约肌的作用,膀胱收缩时,由内向外流出,不会回流至输尿管和肾盂。输尿管口周围的结核病变可由于纤维化使管口僵硬而失去括约肌作用,导致输尿管口闭合不全。因此,膀胱内尿液经常可逆流到对侧输尿管和肾盂内,引起肾和输尿管积水。

  3.膀胱挛缩

  严重的膀胱结核发展到晚期,膀胱肌肉被大量纤维组织取代,最后势必造成膀胱挛缩,失去了原有的贮尿和舒缩功能,膀胱内压经常处于高压状态,直接影响对侧肾和输尿管的引流,因而继发肾积水。

  输尿管口狭窄、输尿管口闭合不全和挛缩膀胱经常同时存在,膀胱造影时,造影剂可经输尿管口反流至输尿管和肾盂。

  4.输尿管下段狭窄

  由于结核性菌尿不断向对侧输尿管反流,或经管鞘间的淋巴浸润,加之对侧输尿管口附近的结核病变可经黏膜表面直接蔓延或黏膜下层的浸润,使输尿管口以上的一段输尿管亦因瘢痕形成而发生狭窄,引起对侧肾和输尿管积水。

  上述4种病变常常合并存在,肾结核继发对侧肾积水主要是由于输尿管下端的机械性梗阻,尿液逆流和膀胱高压3个因素造成。肾积水严重时可造成肾实质萎缩,肾功能减退,终致肾功能衰竭。[1]

  临床表现

  肾结核对侧肾积水与一般晚期肾结核的临床症状相同,肾积水的局部症状多不明显,但全身情况多较衰弱,突出的表现为严重的膀胱结核症状,患者尿频、尿急、尿痛、排尿次数极为频繁,每小时即排尿数次,同时伴有血尿,甚至尿失禁。少数患者并无膀胱挛缩,肾积水是单由输尿管口狭窄引起,膀胱刺激症状并不明显。

  另一类症状为贫血、水肿、酸中毒等肾功能不全的表现,如有继发感染,则病情更为严重,这些症状只能说明双侧肾脏均有损害,但不能区分是双侧肾结核,还是肾结核对侧肾积水。患者于膀胱胀满或排尿时感到一侧腰痛,说明患者有膀胱输尿管反流。

  肾结核对侧肾积水并无特殊的临床表现,凡是晚期肾结核病例,特别是表现有膀胱挛缩者,都应考虑有对侧肾积水的可能,需作进一步的检查并与双侧肾结核作鉴别。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