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立氏立克次体斑疹热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

2022.9.13
头像

xujinping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发病原因

  立氏立克次体的形态以球杆状为主,大小为(0.3μm~0.6μm)×(1.2μm~2.0μm),革兰染色阴性,对热和消毒剂敏感,耐低温,在受感染细胞内置-70℃以下可长期存活,动物接种能使家兔,小白鼠,豚鼠和猴子发病,可用鸡胚和Vero细胞来分离立氏立克次体。

  发病机制

  立氏立克次体有两种表面蛋白,分子量分别为1.2×105和1.55×105,与致病力有关,立氏立克次体主要侵犯动静脉内皮细胞造成血管炎症和通透性增加,严重时凝血系统和激肽系统被激活,引起血栓性阻塞,血管肌层坏死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微栓塞,使心脏,肺脏,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等主要器官功能损害,病理变化程度比恙虫病和斑疹伤寒严重。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