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质谱正负模式选择

2022.10.13
头像

超级艾蛋木啊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选择正负离子模式主要是根据化合物的性质,也就是看结构;而流动相环境影响分析的灵敏度。
比如含羧基,磺酸基的物质,一般肯定可以使用负离子模式,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可以电离为R-COO-,和R-SO3-;在酸性的流动相中,如pH3以下,羧酸根可能就不好电离成负离子了,这时负离子监测的灵敏度下降,而磺酸根酸性较大,仍然可以电离。
而含氮的化合物碱性化合物,包括季氮化合物,一般采用正离子模式,R-NH3+,R2-NH2+,R3-NH+,R4-N+;这些化合物一般容易加和氢离子形成正电荷的离子;同样跟他们的碱性有关,季氮化合物是强碱,一般情况都可以正离子监测的;

两性化合物如氨基酸,有个等电点pH的,根据流动相pH不同选择模式。
一般酸性化合物流动相选pH大于pKa2.0以上,采用负离子模式;反之碱性化合物流动相选pH小于pKa2.0,采用正离子模式
我遇到的情况一般是正离子模式应用更多,一方面流动相由于色谱柱的性质一般偏向酸性(pH2-8),另一方面,普遍采用的ESI离子源是一种超软电离的离子源,在酸性条件下大部分极性较大的化合物都可以加和氢离子,形成正电离子,如没有氮的黄酮类,脂类,糖类等。
且负离子模式相应一般比正离子模式小一个数量级。
在优化质谱条件的时候正负离子都试试哈,看看相应值!~还有,看看样品的基质是否有干扰,看看基线高度和性噪比!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