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关于小儿营养不良性消瘦的其他辅助检查介绍

2022.10.28
头像

coco5517

认真做好每一件喜欢的事,把每一件要做的事都变成喜欢并认真去做的事

  1.人体测量 测量身高、体重、上臂围、上臂肌围,头围、胸围、腹围;测定特定部位的皮褶厚度等,以判断儿童生长发育情况,明显低于同龄人。

  2.肌酐/身高指数 肌酐是全身肌肉的分解产物,正常时每天的排出量比较恒定。蛋白质贮存下降时,肌肉萎缩,导致肌酐生成量减少,因此肌酐/身高指数减少。评价时可用24h尿中肌酐排出量除以身高相应的中等体型的理想肌酐排出量,求出实际排出量为理想排出量的百分数。诊断标准是:>90%正常;80%~90%为轻度营养缺乏;60%~80%为中度营养缺乏;<60%为严重营养缺乏。

  3.放射学检查 常规并不需要,但如发现佝偻病、骨质软化症、婴儿性坏血病或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时,X线检查是必需的。

  4.心电图检查 脚气病、钾缺乏、硒缺乏(克山病)都累及心脏,心电图检查有助于诊断及治疗。

  5.暗适应检查 伴有维生素A缺乏时,适应时间延长。

  6.营养评定指数(Nutritional assessment index,NAI) 也可预测死亡率,当NAI≥60,预后良好,≤40并发症与死亡率高,60~40为中等。

  计算公式:

  NAI=2.64(AC) 0.6(PA) 3.76(RBP) 0.017(PPD)-53.8

  式中AC为臂围(cm)、PA为前白蛋白(mg·L-1)、RBP为视黄醇结合蛋白(mg·L-1)及PPD为纯化蛋白衍生物皮内反应圈(长径×短径,cm2)。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