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高原脑水肿的流行病学及病因

2022.11.27
头像

xujinping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流行病学

  本病于1913年由Ranenhill首次在安第斯山高原以神经型高山病报道,随后曾在国际上又改名为脑型或大脑型高山病,恶性高山病脑型等。1991年国际低氧与高原病专业会议和1995年中华高原医学学术会议命名为高原脑水肿。高原脑水肿的发病率明显低于肺水肿,而且常合并于高原肺水肿,支气管肺炎等。Singh在海拔3508~5490m地区调查,高原脑水肿的发病率为1.8%,高原肺水肿为15%。Hackett在海拔4300m调查了287例登山者,发现脑水肿患者5例(1.8%)。国内报道最高为4.04%、最低为0.5%,本病多见于青年人,其发病年龄在16~66岁(平均33.5岁)者占65.5%,男性多于女性,未见儿童发病的报告。据西藏90例报道,发病在4000m以上占88%,多数病人发生在4500~5500m,发病最低海拔高度为3550m。

  病因

  高原脑水肿的发病率与上山速度、海拔高度、居住时间以及体质等有关。一般来讲,平原人快速进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时大约50%~75%的人出现急性高原病,但经3~10天的习服后症状逐渐消失。多数作者认为,本病的发生老年人低于青年人,女性低于男性;急性高原病的发生率与男性的体重指数(体重/身高2)呈正相关(p<0.05),与女性的体重指数无关,说明肥胖男性易感性大。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