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关于壳聚糖的研究历史介绍

2022.12.19
头像

coco5517

认真做好每一件喜欢的事,把每一件要做的事都变成喜欢并认真去做的事

  在虾蟹等海洋节肢动物的甲壳、昆虫的甲壳、菌类和藻类细胞膜、软体动物的壳和骨骼及高等植物的细胞壁中存在大量甲壳素。甲壳素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储量仅居于纤维素之后,是第二大天然高分子,每年甲壳素生物合成的量约有100亿吨,是一种可循环的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些天然聚合物的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印度、波兰、日本、美国、挪威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壳聚糖已经商业化生产。

  甲壳素(chitin)首先是由法国研究自然科学史的布拉克诺(H. Bracolmot)教授于1811年在蘑菇中发现,并命名为Fungine。1823年,另一位法国科学家奥吉尔从甲壳类昆虫的翅鞘中分离出同样的物质,并命名为几丁质;1859年,法国科学家C. Rouget将甲壳素浸泡在浓KOH溶液中,煮沸一段时间,取出洗净后发现其可溶于有机酸中;1894年,德国人Ledderhose确认Rouget制备的改性甲壳素是脱掉了部分乙酰基的甲壳素,并命名为chitosan,即壳聚糖;1939年,Haworth获得了一种无争议的合成方法,确定了甲壳素的结构;1936年,美国人Rigby获得了有关甲壳素/壳聚糖的一系列授权ZL,描述了从虾壳、蟹壳中分离甲壳素的方法,制备甲壳素和甲壳素衍生物的方法,制备壳聚糖溶液、壳聚糖膜和壳聚糖纤维的方法;1963年,Budall提出甲壳素存在着三种晶形;20世纪70年代,对甲壳素的研究增多;20世纪80-90年代,对甲壳素/壳聚糖研究进入全盛时代。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