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概述心肌梗死的治疗相关内容

2023.2.19
头像

coco5517

认真做好每一件喜欢的事,把每一件要做的事都变成喜欢并认真去做的事

  糖尿病病人发生心肌梗死时的治疗,治疗原则与非糖尿病者相同,是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面积扩大,缩小心肌缺血范围,及时处理严重心律失常、泵衰竭和各种并发症,防止猝死,使病人能度过急性期,且康复后能保持尽可能的有功能的心肌。

  ①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肌梗死的治疗,除了保持环境安静,解除焦虑、给氧、镇痛、降低心肌氧耗等治疗外,控制高血糖、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无论是糖尿病患者,还是非糖尿病患者,在发生心肌梗死后,应激代谢都加强,使胰高糖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等分泌增加,患者血糖升高,甚至导致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国内外文献报道将血糖控制在理想稳定状态是使老年糖尿病心肌梗死与非糖尿病心肌梗死预后无差异的主要措施。血糖控制理想的标准为:空腹血糖保持在8.3mmol/L(150mg/dl),餐后2h血糖为13.8mmol/L(250mg/dl)之内。为了使血糖逐渐下降且控制理想,首选口服降糖药物如磺脲类格列齐特(达美康)和α-糖酐酶抑制药阿卡波糖(拜糖平)。如果控制饮食和口服降糖药物达不到要求时,考虑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对于老年糖尿病,开始用胰岛素时,宜用短效胰岛素,并从小剂量开始,于早、中、晚餐前30min皮下注射,以夜间血糖8.3mmol/L(150mg/dl)为度,避免低血糖发生。因老年个体对降糖药物及胰岛素的反应差异不一,故在用药同时,应每天监测血糖、尿糖至少1次。对于老年糖尿病心肌梗死合并酮症、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酮症性酸中毒时,应持续静脉点滴小剂量胰岛素,监测血糖下降至13.8mmol/L (250mg/dl)左右为度。此后可用等渗葡萄糖静滴,并注意用相应胰岛素中和其中的糖,同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护心功能。

  ②无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的糖尿病心肌梗死,可适当选用β-受体阻滞药。因为β-受体阻滞药能降低心脏指数、心率、血压,使心肌耗氧量及乳酸生成减少,同时通过拮抗儿茶酚胺脂溶作用,降低循环游离脂肪酸,而游离脂肪酸的钙盐可损害细胞膜,使细胞内钾逸出,破坏了心肌细胞电稳定性,导致室性心律失常,故β-受体阻滞药可减少心律失常。但要注意β-受体阻滞药可降低糖耐量,掩盖低血糖症状。故在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要严密监测血糖变化,随时调整药物用量。

  ③溶栓治疗:老年糖尿病心肌梗死急性期可早期采用溶栓疗法,但糖尿病对溶栓治疗效果差,成功后再次梗死的发生率高,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高凝因素如内皮损伤、脂代谢紊乱等未彻底清除。对于年龄超过70岁者一般不主张溶栓治疗。

  ④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一般处理与非糖尿病心肌梗死相同如休息、限制钠盐摄入等。药物治疗方面可选用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及增加心排出量的药物。因血管扩张剂不仅可通过扩张容量血管和外周阻力血管而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改善心室功能,而且,它对糖代谢无影响,因此,可适用于治疗任何原因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血管扩张剂中,由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既能纠正心力衰竭,又能抑制神经内分泌激活和纠正水盐代谢,因而可作为首选药物

  至于利尿药尤其是噻嗪类,因它往往引起低钾、低镁及电解质紊乱,并易引起洋地黄中毒,同时又可使糖耐量降低,故应慎用。

  ⑤其他治疗:二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是葡萄糖的中间代谢产物,可保护心肌细胞内膜活性,调节心肌细胞能量代谢,改善缺氧后心肌细胞能量供应。极化液疗法同样适合老年糖尿病,经验表明,它可以提高老年糖尿病心肌梗死的存活率。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