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症的鉴别及并发症

2023.2.21
头像

xujinping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鉴别

  低钠血症与低渗透压血症的病因多种多样,低钠血症又可分为“真性”低钠血症和“假性”低钠血症,所谓“假性”低钠血症,是指高脂血症与高血浆蛋白血症时,血浆中含水部分减少,而血钠实际上仅存在于血浆中含水部分,因而所测得血钠浓度下降,形成“假性”低钠血症,可见于高脂血症,多发性骨髓瘤,干燥综合征,巨球蛋白血症或部分糖尿病患者存在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血症或口服降糖治疗时,“真性”低钠血症的病因除了SIAVP外,还存在下列原因:

  1.胃肠道消化液的丧失

  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低钠血症原因,各种消化液中钠离子浓度,除胃液略低外,均与血浆钠离子浓度相近,腹泻,呕吐及胃肠,胆道,胰腺造瘘或胃肠减压吸引都可失去大量消化液而致低钠血症。

  2.大量出汗

  汗液中氯化钠含量约0.25%,含钠量与出汗的“量”有关,在显性出汗时,汗液中含钠量可增高到接近血浆中钠浓度,高热病人或在高温区劳动作业大量出汗时,如仅补充水分而不补充电解质,都可发生以缺钠为主的失水。

  3.肾性失钠

  肾功能衰竭时尿钠排泄可以增多,加以此时肾脏对低钠时的主动潴钠反应消失,当尿毒症引起呕吐,腹泻而致机体缺钠时,由于肾小管对醛固酮不起反应,尿中继续排钠,而致低钠血症,失盐性肾病,醛固酮减少症,Fanconi综合征,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Bartter综合征等均可导致肾小管重吸收钠减少,尿排钠增多而致低钠血症,此时,多有相应肾脏病史可资鉴别。

  4.甲状腺功能低下

  甲低时由于AVP释放过多或肾脏不能排出稀释尿而引起低钠血症,但本病常有低代谢症状如怕冷,嗜睡,腹胀,便秘,脉缓,体重增加,有典型的黏液性水肿,血清T3,T4降低,TSH升高,可资鉴别。

  5.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肾小管病变 常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低渗透压血症,低血压,低渗性脱水以及氮质血症,易于鉴别。

  6.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肾病综合征

  多有明显水肿,腹水,尿钠降低,此时水潴留多于钠潴留,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呈钠正平衡,血浆肾素活性增高,醛固酮亦增高。

  7.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血糖高,血浆渗透压高时可出现低钠血症,高血糖时血钠低可能是由于细胞外液高渗,使细胞内水移向细胞外以致血钠被稀释,且此时肾小管滤液中含糖多,渗透压高,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受抑,尿中排钠增多,此时有糖尿病史及血,尿酮阳性,血糖升高等特点可以鉴别。

  8.腹水及大面积烧伤

  腹水所含钠离子浓度与血浆相近,故大量放腹水特别是反复多次放腹水或1次放腹水过多,可致低钠血症,大面积烧伤使血浆外渗致失钠失水,但缺钠比缺水更明显,易于鉴别。

  9.慢性病细胞综合征

  见于久病虚弱者,如肺结核,肺癌,肝硬化晚期,营养不良及年老体弱者,长期营养不良,恶病质使细胞内有机物质丧失,细胞外钠离子进入细胞内;或者患者渗透压阈值重调,导致低钠血症。

  10.精神性烦渴

  患者由于饮水过多可引起低钠血症,血浆渗透压可降低,但尿渗透压明显降低,易与SIADH鉴别。

  此外,SIADH的症状有时与其原发疾病的症状相近或相同,易于混淆,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情加重时也可有SIADH所伴的神经精神症状,抑郁症时的抑郁症状易与抗抑郁剂如氟西汀等所致的SIADH病情混淆,此时多依赖定期的血钠,血浆渗透压,尿钠排泄量等实验室检查来鉴别。

  并发症

  血清钠浓度底于135mmol/L称为低钠血症,低钠血症的根本原因在于水的摄入超过了肾脏对水的排泄,使得血液中水分相对多于钠,低钠血症与钠缺乏(sodium depletion)有一定的区别,钠缺乏指的是机体总钠量减少,它是引起低钠血症的原因之一,但是,钠缺乏并不一定伴有低钠血症,而低钠血症也不一定存在钠缺乏。

  多数低钠血症伴有血液渗透压(张力)的降低,但有些低钠血症血液渗透压并不降低甚至升高,血液渗透压降低的状态称为低渗血症(hypoosmolemia),它可产生一系列的表现,称为低张综合征(hypotonic syndrome)。

  低钠血症的治疗目的在于提升血钠浓度及血液张力,以恢复细胞特别是神经细胞的体积,解除因血液张力降低造成的脑细胞肿胀。

  对血钠浓度在120mmol/L以下的病人应积极治疗,治疗的目标是将血钠提升到125mmol/L,血浆渗透压提升到250mOsm/L,这一水平虽然仍低于正常,但已不致引起神经系统损害,治疗的方法是输注高张NaC1溶液(浓度为3%~5%),钠的补给量可通过下式计算(式中0.6×体重为总体液量):

  需要钠量(mmol)=(125-测得的血清钠浓度)×0.6×体重(kg)

  例如,若测得的血清钠浓度为115mmol/L,病人体重60kg,则需补钠360mmol,相当于NaCl 21.06g。

  急性低钠血症多主张以高张NaC1溶液(如3% NaCl溶液)治疗,这样可有效地升高血钠浓度,高张NaCl溶液有扩容的作用,这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人来说是不利的,因此,对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人宜补给生理盐水,SIADH病人也有一定程度的容量扩张,而且SIADH多有显著的利钠现象,故高张NaCl溶液往往不能有效地纠正低钠血症,这些病人往往联合应用生理盐水(或高张NaCl溶液)和呋塞米,这是由于呋塞米可引起盐的丢失,从而使细胞外液量减少,此外,呋塞米还可引起尿液稀释,从而有助于血钠的提升,近年有人试用血管紧张素Ⅴ2受体拮抗剂治疗SIADH,获得很好的效果。

  一般来说,血钠浓度达到125mmol/L时已可消除低钠血症相关性症状,而且,血钠达到这一水平后即使不再给予高渗氯化钠溶液,只要适当控制水的入量,血钠可在数天内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没有必要通过输注高渗氯化钠溶液的方法快速地将血钠浓度提升到正常水平。

  关于慢性低钠血症的纠正速度目前仍有争论,有报道称,快速纠正严重低钠血症的死亡率达33%~86%,如果血钠的提升速度达每小时0.6mmol/L(每天14mmol/L),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机会很大,相反,如血钠的提升速度在0.5mmol/L以下则很少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其死亡率并不增加,动物实验显示,重度低钠血症大鼠如纠正过快,可引起弥漫性脑细胞坏死,而轻度低钠血症即使提升很快亦不发生这种情况,目前主张以0.5mmol/(L·h)的速度将血钠浓度提升到120~125mmol/L,其中第1个24h血钠提升不超过12mmol/L,第1个48h血钠提升不超过25mmol/L,年轻女性对低钠血症的耐受性较差,为避免出现严重的低钠性脑损害,可适当提高血钠的提升速度,一般以1~2mmol/(L·h)为宜,根据预期的血钠提升速度可计算出补钠的速度:

  补钠速度(mmol/h)=预期血钠提升速度×0.6×体重(kg) 例如,若病人体重为70kg,预期血钠提升速度为0.5mmol/(L·h),则补钠速度应为21mmol/h,如输注生理盐水(钠浓度为154mmol/L),则每小时应输入136ml;如补充的是3% NaCl溶液(钠浓度为513mmol/L),则每小时应输入41ml。

  在补钠过程中应不断检查血电解质浓度(国外有人建议每2h检查1次),以监测血钠提升速度,如血钠提升速度超过预期的速度,应减慢滴速,当血钠升高到120~125mmol/L时,可停止补钠,因为这一水平虽然仍低于正常,但不会引起低钠性脑损害。

  无症状性低钠血症的低血钠程度较轻,一般通过治疗原发病可使血钠恢复到正常,无需补给高张NaC1溶液。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