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简述 老年人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

2023.5.16
头像

coco5517

认真做好每一件喜欢的事,把每一件要做的事都变成喜欢并认真去做的事

  支原体肺炎发病前2~3天直至病愈数周,皆可在呼吸道分泌物中发现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侵入肺泡后,通常存在于纤毛上皮之间,不侵入肺泡内,通过细胞膜上神经氨酸受体位点,吸附于宿主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通过产生过氧化物,抑制纤毛活动与破坏上皮细胞,以及黏膜下细胞浸润等变化。肺炎支原体所致的肺内和肺外器官病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有人认为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性可能与患者对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的过敏反应有关,是宿主对感染的一种超免疫反应。肺外器官病变的发生可能与感染后引起免疫反应、产生免疫复合物和自身抗体有关。但也有报道,肺炎支原体可通过淋巴和血流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从而引起脑膜炎和心肌心包炎等。肺部病变呈片状或融合性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支气管肺炎,肺泡内可含少量渗出液并可发生灶性肺不张。肺泡壁和间隔常有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并有黏膜充血、上皮细胞肿胀、胞质空洞形成。胸膜可有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中枢神经受累者,可见脑膜炎,脑炎及脊髓炎病变。并发心脏疾患者可见心肌、心包炎症。尸检报告有多发性血管内血栓形成后栓塞。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