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在创新路上挑战不可能”——《与科学对话》科学家精神思政课走进大湾区

2023.8.08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229.shtm

他和团队的严谨细致让“华龙一号”成为国家名片;他坚守一线工作长达30年,是核燃料组件最优秀的检验师和“外科医生”;他与团队开发“力箭一号”,以“一箭26星”刷新我国一箭多星的最高纪录;他跨越半个地球,从大西洋海岸带回了无线射频技术。

8月7日,在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大亚湾核电基地,青少年们迎来了一场特别的公开课。这场“与科学对话 感受湾区创新力量”的科学家精神思政课由中国科协联合教育部、科技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8个单位共同主办。

来自大湾区的四位科学家,向孩子们讲述了自己创新奋斗的故事,在他们看来,科学家精神是孜孜以求,严谨细实,更是责任与坚守,瞄准国家需求,脚踏实地,为祖国科技事业贡献力量。

64d20d7de4b0e807c6f8b109.jpg

活动现场 中国科协供图

海域之上 守护国之重器

广阔的海域之上,是我国首个大型商用核电站。近30年来,大亚湾核电站每年向香港供电超100亿千瓦时,占香港全社会用电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核电是一种清洁能源,每发出一度电,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仅为煤电的1%。

核反应堆是核电站的心脏,核反应过程中会产生放射性元素,若不能有效管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要不断研发和改进核电技术,提高核电站安全性。

由此,我国自主研发、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应运而生。

“华龙一号”采取双层安全壳设计以保护核反应堆,其中最难施工的便是穹顶。“穹顶重达260吨,直径45米,安装难度就像用挖掘机抓起一根发丝、穿过一个针眼一样。”中广核“华龙一号”总设计师王鑫告诉《中国科学报》。

为确保穹顶成功吊装,王鑫与团队详细计算了风速、温度、受力点、强度、重量等各方面对装置产生的影响,将吊装过程规划到每分每秒,最终将安装误差控制在2毫米以内,实现穹顶与主体的精准对接。

“做科研遇到困难是很常见的,客观、冷静地找出问题原因,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技术能力,是科技工作者应有的基本素质。”王鑫说道。

探索星辰 打破技术极限

守护国之重器,不仅要严谨细致,更要坚守与创新。

“想用一生一世的情,为中国航天做三生三世的事。” 从事航天事业近40年的中国科学院空天飞行科技中心主任、中科宇航公司董事长杨毅强说。

作为中国首家混合所有制商业航天企业,中科宇航仅用3年打造了中国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杨毅强表示自己的初心就是想让中国航天走得快一点,再好一点。

今年6月,“力箭一号”以“一箭26星”的方式,将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刷新了我国一箭多星的记录。

成功背后是一次次的归零、迭代和反复,和研制团队经历的煎熬、崩溃和压力。

在距离“力箭一号”发射日期不到一年的紧要关头,地面发射场建设团队日夜奋战,克服了戈壁深处、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几乎为零等艰苦条件,将一块荒芜的砂石地快速建设成了一座满足发射需求的发射场,保证了发射计划的顺利进行。

从研制到发射,“力箭一号”历时1303天,完成了151项、761次地面试验,编写代码27.73万行,绘制图纸646张,撰写项目文件850余份。

“没有重于泰山的责任心和锐意进取的创新力,便无法拨开迷雾见到曙光。”杨毅强如是说。

脚踏实地 坚持自主创新

严谨、细致,对中国广核集团运营公司的乔素凯来说并不陌生,作为守护核安全的一员,他已在核燃料操作一线坚守了30余年。

核燃料工作包括新燃料接收、堆芯换料、燃料组件水下检查和修复等,修复一组缺陷燃料组件需要400多道工序,其中有200多道工序是不可逆转的。

“光是拆装上管座螺钉的动作,就要反复练习,保证在操作时稳、准、匀速转动,”乔素凯说。

保证每一道工序零失误的同时,乔素凯积极探索技术创新。2019年,他带领团队首次在水下电火花切割相关组件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他们从项目可行性论证、无损切割技术调研、水下材料系列试验到样机整体试验,针对核电水下特殊操作环境,解决了20多项重大技术难题,提升了为各核电厂提供燃料相关组件技术服务能力,守护了核燃料安全。

于细节处坚守,在无声处创新。科技创新往往就在看不见的地方,帮助人们更加便利地生活。

澳门大学科学暨工程科普推广中心主任、澳门科学馆董事谭锦荣分享了自己在葡萄牙的求学经历。

“20世纪90年代的葡萄牙对海洋研究十分重视,我所学习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被运用于他们的海洋研究和场景保护中。那时,这项技术在国内还鲜为人知。”2000年,正值澳门回归祖国初期,谭锦荣回国,钻研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图书馆里的标签读写器、农作物管理、超市货架管理、药品管理……如今,无线射频识别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仍面临一些难题和挑战。

为实现多个无线射频识别标签进行同时检测,谭锦荣与团队通过优化天线设计、改进信号处理算法,成功提高了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检测能力,使多个标签同时识别不再是问题。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