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项昌乐院士:发挥研究型大学优势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2023.8.14
头像

小编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大命题下,根据“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体战略安排,对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统筹作出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这个龙头能不能更高地抬起来,关键在于战略性研究型大学。

   第一,把握方位,从三个维度看成就、找差距。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格局性变化。一是从发展“高度”看,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整体进入普及化阶段,越来越多高校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但在世界顶尖的高校中占比还比较低。二是从挑战“梯度”看,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挑战是一个“陡梯度”,特别是顶尖人才自主培养、重大创新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亟待更大突破。三是从未来“跨度”看,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时间紧迫,高等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的系统跃升存在“大跨度”,将若干“点”的局部量变,累积为“整体”系统质变,集成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有先行先试、脱胎换骨的硬招。

   第二,龙头引领,以战略性研究型大学开新路、冲新高。战略性研究型大学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一是使命引领,是高等教育的龙头先导。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教育创新”,服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突出的战略性、牵动性,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具有更大的支撑力、贡献力。二是特色鲜明,是承载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典型标识。依托制度优势,扎根中国大地,借鉴世界经验,打破自我路径依赖,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模式。三是比较优势,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支点。能够在“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上,更加充分发挥战略性研究型大学群体比较优势,更加有效释放多元创新主体协同的“倍增效应”。四是因应变革,是在新赛道赶超的历史良机。在形势复杂多变、科技新知融合涌现、发展日益呈现非线性加速的背景下,新赛道呈现更多可能,要有“勇闯新路”追求卓越的共识,有“极限思维”应对挑战的准备,有“超越常规”争夺全球顶尖人才的先手棋,有“自我革命”推进改革创新的举措,引领教学科研范式变革、组织模式变革、发展方式变革。

   第三,改革攻坚,以战略性研究型大学破难题、开新局。一是推动教育理念的重塑性创新,在有组织自主培养战略性人才上率先破局。当前人才供需矛盾凸显了拔尖、实用的“两头短板”,战略性研究型大学要聚焦拔尖“强基础”,破除短视功利问题,推进强基计划、拔尖计划升级,推进本科大类招生“学域”培养。要聚焦创新“强思维”,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加强力量统筹和资源共享,分类组织、高效开展高阶思维课程、教材、师资建设,同时鼓励大学按照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实践。要聚焦融合“强交叉”,更好发挥国家学科专业目录的宏观规范指导作用,进一步赋予大学相对灵活的学科专业建设调整自主权。二是推动融合融汇创新,在有组织打造创新共同体上引领突破。战略性研究型大学要主动融入新型举国体制、国家实验室体系,强化科研力量的组织化和集成度,有力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创新中心建设。建议赋予大学在知识产权等资产处置上以更大自主权,使大学能够更顺畅与其他创新主体开展协同,互利共赢,进一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三是完善大学治理,以先行先试带动教育治理现代化。建议在新一轮高教综合改革中,以战略性研究型大学探索为突破口,坚持顶层设计和系统探索相结合,放管相济,系统设计“政策包”,进一步加强宏观管理,强化规模总量和整体结构调控,强化大学办学质量水平综合评估;在学科专业建设调整、招生培养结构调整、资产购置及处置、基本建设等方面,赋予高校更大自主权,进一步激发大学特色发展的活力。

中国教育报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