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关于腹部突发性疼痛的鉴别介绍

2023.8.14

  一、内脏性腹痛,由脏层腹膜所包裹的腹部内脏部分被冲动后发生的疼痛称为内脏性疼痛。空腔器官的膨胀或张力增加等为腹腔内脏疼痛的有效冲动,经交感神经通过内脏神经,输入脊髓而至中枢神经系统。

  特点:

  1、疼痛时间长、范围弥散、定位不十分明确的钝痛,极少有局限性的,但发作时间较缓慢。

  2、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恶心、呕吐、出汗徐脉等。

  3、可通过内脏运动反射引起相应脊髓阶段传出纤维冲动,形成相应部位皮肤感觉过敏及腹肌紧张。 临床上多见于胃肠道、胆道、胰管、输尿管痉挛或梗阻、消化性溃疡、早期阑尾炎和胆囊炎症等。

  二、躯体性腹痛,分布于体壁腹膜、肠系膜及膈等的脊髓感觉神经的末梢引起的疼痛,为躯体性腹痛。躯体性腹痛可分为体表痛、深部痛。

  1、体表痛:体表痛细分为第一痛觉、第二痛觉。第一痛觉也叫快痛、锐痛,即在伤害性刺激因素作用下出现,刺痛明显,局限一处,定位准确、发生急骤、消失也快,约经一秒后逐渐转为放射样灼痛,即第二痛觉(慢痛、钝痛),持续时间长,带有弥散性,且常伴有呼吸循环功能变化及情绪反应。

  2、深部痛:为绞扼感或灼热感的钝性疼痛,发生较慢,不易明显定位,且有放射到周围区域的倾向,腹膜受机械性牵挂或受到化学性及炎性刺激,体位变化或咳嗽使腹肌收缩时疼痛加重。

  临床上多见于胃穿孔、化脓性胆囊炎、阑尾炎伴局部或弥散性膜炎、腹腔内出血等。有明确恒定压痛、腹肌反射性痉挛甚至强直。

  三、牵涉痛,介入内脏神经在脊髓后根处(腱),同时又经脊髓同位感觉神经纤维以同样冲动作用所引起的疼痛,称为牵涉痛。

  一般在强烈内脏痛的情况下才发生,除具备内脏痛的特征外,还有如皮肤感受器接受刺激后的那种涉及深部组织疼痛的感觉,痛觉比较尖锐,定位较明确。 临床常见于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胰腺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阑尾炎等。相应部位皮肤和肌肉出现感觉过敏、痛觉过敏。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