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团队: 守护人民“生命脊梁”

2023.8.30
头像

chloe

随遇而安

  团队简介: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创建于1956年,1978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点,1986年成为当时全国11个骨科博士点之一。该学科在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10年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科室始终秉承“传承-创新-发展”的理念,多项技术开创国内先河,部分成员还应邀在国际顶尖学术殿堂讲学示范手术。

  团队成员中有两人担任国际学会主席,5人担任国家级学会主委、副主委,并以第一完成单位和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8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项。该科室承担国家级项目139项,牵头制定指南/专家共识20余部。

  走进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苏大附一院)骨科门诊,你会发现有3个挂着“杨惠林专家”牌子的诊室,每个诊室都有一位患者和多位医生。

  “这是杨老师从美国引进的诊疗方式。”苏大附一院骨科主治医师张林林告诉《中国科学报》。第一步为预诊和准备工作,由团队中高年资的医生整理已有的检查结果,预诊提出初步意见;随后,团队成员与杨惠林一起讨论,进一步完善患者病史、查体、辅助检查等,再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并向患者解释和告知;最后,由预诊医生进一步解释说明、嘱咐日常注意事项,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或避免增加痛苦的动作。

  杨惠林是苏大附一院骨科主任,他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细节决定成败”。这一整套流程帮助他和团队把握患者的每一个细节,给予患者更加全面细致的诊疗,而在诊疗过程中也培养了年轻医生们的临床思维,锻炼了他们诊治疾病的能力。

  数十年来,杨惠林始终以临床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带领团队深耕脊柱外科,聚焦脊柱功能重建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肩负一代又一代苏大附一院骨科人接力重建人民“生命脊梁”的重任。在董天华、唐天驷等老前辈们开拓引领的基础上,该科室始终秉承“传承-创新-发展”的理念,开展多项国际前沿技术研究,开创国内先河,填补了国内空白,使学科始终在行业内具有较高影响力,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青年骨干。

  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在张林林看来,“预诊-看诊-诊后”这种方式,不仅让患者受益,也让青年骨科医生成长得更快。张林林从学医到加入团队已近20年,他坚持学在一线,如今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骨科医生。

  “临床医生归根结底要会看病,不能误诊,更不能漏诊,要学会跟病人交流,掌握病情。这个过程对我们的诊断思维培养而言非常关键。”张林林至今仍记得曾经影响自己的每一个细节。

  那时,张林林还是一名住院医生,跟杨惠林一起出门诊。他在预诊一位胸背疼痛的患者时,详细询问其病史,了解到这位患者曾做过脑部手术,但患者记不清楚手术名称。正式看诊时,张林林向杨惠林汇报了这个情况后,杨惠林对他说,这个手术叫脑室腹腔分流术。

  “杨老师一说,患者马上想起来,的确是这个手术。我很惊讶,杨老师是怎么知道的。”张林林回忆道,“杨老师说,读片(影像学检查)一定要仔细,不能放过每一个细节,作为外科医生,视野要足够广阔,如果病人没有办法准确描述,而你又不能准确看出来时,很可能会影响看病结果。”

  “杨老师的手术非常精细和严谨。”苏大附一院骨科主任医师周军有同样的感受,“我们这些年轻医生上手术台主刀的前几年,杨老师总会在身后做我们的‘后盾’,手把手指导,让我们不会漏掉任何一个细节。”

  杨惠林把诊治每一个病例都看成是“破案”,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他说:“遇到疑难病例时,我们会一起讨论分析最佳的治疗方法,在还没有好办法时,我们会千方百计想办法、改进办法甚至创造办法。这既是医疗,又是科研,也是教学,更是我们医生的职责和担当。”

  在家门口享受国际顶级的医疗资源

  20多年前,已是主任医师的杨惠林赴美高访学习。“杨惠林在我们中心两年期间,经常在疑难病例讨论中给出有益建议并指导过很多医生的手术,被尊称为‘杨老师’,我们还专门请他示范手术。”杨惠林在美国的老师、北美脊柱外科学会主席Hansen经常说。

  “在美学习期间,我遇到了不少疑难病例,也接触了许多先进仪器,这让我决定要好好研究和思考。”杨惠林说。有个病例让他印象深刻,一位90多岁患者拟行上颈椎手术,刚麻醉完就心跳骤停,后经多次电复律等紧急抢救,病情才稳定下来。仅过了3天,患者就在心内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协作下顺利接受了手术。

  在诊疗中,手术只是其中一环,全局意识更为重要,尤其高龄患者,基础疾病多,诊疗十分棘手。当时,美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对老年患者的诊疗有一定经验积累。杨惠林敏锐地发现,我国也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疾病谱的改变,未来骨质疏松将会是困扰骨科医生和患者的难题。如何在业务、技术和服务等多方面实现与国际接轨,拓展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学术交流,缩小与国际最先进诊疗水平之间的差距,是杨惠林作为科室主任极为重视的事。因此,回国不久,杨惠林便极力推动与国际的交流。“高度决定视野,细节决定成败,思路决定出路。”这是杨惠林常说的话。他始终站在国际高度,20多年来不断深化国际合作。

  2008年,苏州大学骨科研究所成立,该所从海外引进多位全职教授,加强骨科基础研究。2011年,中美合作脊柱骨关节疾病诊疗部成立,国际顶尖骨科专家定期来苏州一起门诊、手术、讨论病例,互相取长补短,深度融合,为患者保驾护航。

  杨惠林告诉《中国科学报》:“在这个平台上,有北美最权威的30多位骨科专家,包括脊柱外科、运动医学、关节外科等亚专科的专家,其各自的擅长领域涵盖了骨科大部分疑难病种,患者有需求时,就邀请他们一起会诊或做手术。当然,他们也学习我们的技术。”

  2015年,骨科研究所又增设了国际骨转化医学联合研究中心,开展了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此外,杨惠林及其团队连续多年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和梅奥医学中心等国际顶尖机构以及国际学术大会上演讲。在哈佛大学讲学时,他为一位81岁患者会诊并示范手术。2023年,国际脊柱创新发展学会(ISASS)第23届学术年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杨惠林当选ISASS国际主席,成为首位担任世界顶尖脊柱学科学术组织主席的中国专家。

  科普宣传 防患未然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典型代表,被称为“沉默的杀手”。然而,民众在骨质疏松防治方面的认识远远不够。实际上,骨质疏松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等感觉到腰背痛或全身性骨痛时,往往已经比较严重,甚至可能发生骨折。杨惠林介绍,一旦发生了骨质疏松性骨折,危害巨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保守治疗4年内死亡率高达50%,而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1年内死亡率可达33%,甚至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科学认识骨骼健康、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对于实现健康老龄化意义重大。近年来,杨惠林团队把骨骼健康科普宣教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之一。

  2020年,经过数年调研和精心准备,专注骨质疏松预防的学术组织——中国康复医学会骨质疏松预防与康复专委会成立,杨惠林当选全国主委。该学会通过科普宣教和学术交流,不断呼吁民众提高对骨质疏松的认识。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联合13家顶级三甲医院开展了“中国骨质疏松筛查与规范诊疗能力建设项目”,探索骨松小站、骨松防治中心以及骨松防治示范中心三级防治体系。

  经过5年的筹备和试运行,2021年,国内首个骨质疏松脆性骨折大数据平台——中国脆性骨折一体化防治中心大数据平台在苏大附一院上线,现已有超过30万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数据,有效填补了我国骨质疏松性骨折领域的临床大数据空白。

  2022年,中国科协、国家卫生健康委等组织了《科学健康》丛书再版,其中专门新增了“骨质疏松”一册,由杨惠林负责编写,周军担任编委。该书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和图片,系统介绍了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风险筛查、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常见的防治误区。

  随着网络和新媒体传播力量日益强大,杨惠林团队也在探索新的科普方式。在杨惠林团队中,周军不仅是一名优秀的骨科医生,还是一位网络作家,其所写的一部网络小说被改编成热播电视剧《雪豹》。杨惠林充分发挥周军这一优势,请他利用休息时间制作科普视频、撰写科普文章、作科普演讲等。

  “所谓‘治未病’,要求医生不光诊治病人,更要学会健康教育,把健康理念、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广大人民群众,提高民众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让人民群众能够‘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重病’,提高社会健康水平,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杨惠林告诉《中国科学报》。

  杨惠林和团队成员都有着共同的心愿:“希望能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懂得骨质疏松,并加以预防而不是骨折了再去医院。”

中国科学报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