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AI制药未来在哪?头部公司上市困难重重

2023.12.28
头像

水鱼

如鱼得水 如鸟投林


  随着ChatGPT等生成式AI在今年持续火热,AI可以说是2023年最热门的概念之一,AI制药也因此成为资本热议方向之一。

  大约6个月前(6月27日),被外界寄予厚望的“本土AI制药第一股”的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 Cayman TopCo  -B)向港交所递交了IPO招股书。

521629_202312281542141.jpg

  然而,就在今日(12月28日),港交所进行了日常更新,显示“英矽智能申请版本”已经失效。这无疑会给布局在AI制药赛道的诸多初创公司“浇上一盆冷水”。

  尤其是在11月30日同样向港交所递交了IPO申请的AI制药企业晶泰科技(QuantumPharm Inc.)在接下来的聆讯过程中,是否又会面对类似压力?

  关于AI,医药财经小编之前有诸多朋友曾经参与AI制药公司的创立或者是由医药赛道转向AI相关领域投资。而对于这块的感受,几乎都是不约而同地感叹“水太深了”。

  抛开国内AI制药公司不为外界所熟知的一面,如果放眼海外已经在美股上市的AI制药公司来看,主要是3种商业模式:

  (1)以提供药物研发软件为主的AI SaaS(即软件服务),典型代表公司是薛定谔(Schrodinger);

  (2)AI+Biotech,以开发内部管线为主,AI技术主要用于内部资产的推进,会少量进行外部合作,代表公司是Relay Therapeutics;

  (3)AI+CRO,为药企、CRO提供外包服务,通过AI加速临床前研发过程,对算法和平台进行增强和优化,代表公司是Exscientia、AbCellera。

521629_202312281543571.jpg

  而在国内,大部分公司其实蛮希望能“既能+又能+还能”,即既能卖软件产品,又能为甲方提供CRO服务,同时还能自己做药。但实际上在服务客户过程中,会存在一些悖论及客户顾虑,比如IP保护,以及如何在自己做药和为客户做药之间的平衡。

  从英矽智能此前披露的招股书来看,英矽智能有几个特点:

  ①拥有自研的软件平台Pharma.AI,横跨生物、化学及临床开发领域,对外PR是能将一款药物从PCC进入临床仅需12个月。而熟悉行业的同道也都清楚,国内CXO公司如果“卷起来”也能做到这个效率,所以打上“AI标签”可能并不具有明显差异化的特征。

  ②拥有一定的行业背书合作伙伴,比如英矽智能与赛诺菲、复星医药、石药集团等行业头部公司达成项目授权或其他战略合作。

  ③拥有自己的自研管线。根据招股书,英矽智能建立了12条产品管线,其中治疗特发性纤维化(IPF)的ISM001-055已经进入临床II期。如果从靶点逻辑,英矽智能的多个靶点是处在研究前沿,甚至可能成为first in class靶点。比较遗憾的是,仅仅是基于“靶点”投资逻辑已经在一级市场被打破。投资机构更接近市场,重点关注产品的适应场景以及能否解决临床需求。

  ④从投资视角,相比于纯烧钱的未盈利Biotech来说,英矽智能有一个突出优势就是能够产生一定的现金流,具备一定自我造血功能,这其实是今年投资机构比较看重的一个点。招股书显示,英矽智能2021年营业收入为471.3万美元,而2022年就达到3014.7万美元。

  有观点认为,如果AI制药明显缩短临床前研发所用的时间,意味着能够提前申请专利,对新药研发“专利护城河”来讲尤为关键;也有观点表示,AI制药不过是CXO(临床前CRO)赛道的一环。无论是提效率还是降成本,但新药研发的最值得“提效”和“降本”是在临床试验,因为后者才是大头。

  对于英矽智能招股书失效,于亟需资金的企业来说可能会少了一条募资渠道,亦或增加了未来IPO发行成本。公开资料显示,英矽智能的资本视角也不仅仅局限在国内基金和港股,其已经于2022年8月拿到中东土豪沙特阿美的投资板块Aramco Ventures旗下的多元化风投基金Prosperity7 Ventures数千万美元的投资基金。

医药财经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