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PNH治疗:从“暗无天日”到 “初见光明”

2024.2.29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8118.shtm

从医30多年,韩冰至今对一个患者记忆犹新。

“他刚刚考上清华大学,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青年。确诊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后,他很快出现了门静脉血栓,继而出现门脉高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只是因为吃了一些不太合适的食物,他便突发消化道大出血,遗憾地离开了人世。”

韩冰有些遗憾,但彼时她也“束手无策”。因为20年前PNH的治疗手段有限,以对症治疗为主,患者常因并发症死亡。

65dfe02be4b03b5da6d0a687.jpg

  ?

韩冰在门诊为患者诊治(北京协和医院供图)

极罕见的罕见病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是一种由造血干细胞基因突变引起的罕见病,好发年龄为20~40岁,主要症状为血管内溶血、血栓形成以及骨髓衰竭,极具危害性。

“他们正处于人生事业开启的美好年龄,有着很好的生活愿景,只因患上了这种病,要不就是退缩到无人关注的角落,要不就是丧失了生活质量,甚至是生命。这是非常痛心的。”韩冰说。

PNH在全球发病率仅为1-1.5/百万人口,属于极罕见的罕见病。在我国,虽然目前缺乏精确的PNH发病率统计数据,但根据近期的登记数据,在我国登记的PNH患者的数量仅在千例左右。

通常PNH患者常常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腹痛、胸痛、头痛等症状。此外,贫血、血尿、乏力等症状也时常困扰着患者,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丧失劳动能力。“但该疾病导致的死亡率在5年内高达约30%,且患者的10年生存期显著低于正常人群。”韩冰告诉记者,PNH患者面临的血栓风险是正常人的50倍,罹患急性肾衰竭的风险更是比正常人高出10倍以上,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如门静脉高压、消化道出血和脾功能亢进等严重的并发症,并因此死亡。此外,PNH患者因颅内静脉窦血栓而导致死亡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二十多年前,还在攻读研究生的韩冰在导师武永吉教授的指导下开始进行PNH发病机制的研究。那时PNH的治疗手段“捉襟见肘”,尽管存在骨髓移植的治疗方法,但其风险较大,死亡率较高。

2004年,在美国交流学习时,一项有关依库珠单抗(Eculizumab)的临床试验让韩冰有些“喜出望外”。“我看到PNH患者在使用新药后,可以出差、旅游,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并且还有女性患者结婚生下了健康的宝宝。”

而这,正是包括PNH患者在内的很多罕见病患者的梦——回归社会,像正常人一样拥有尊严和能力去生活。

每一个小群体都不应该被放弃

直到2022年11月依库珠单抗才在我国获批上市。不过因其高昂的价格使许多PNH患者望而却步。据统计,2023年,全国范围内使用依库珠单抗的PNH病人不足30例。

经过多方努力,2023年年底,依库珠单抗被纳入我国医保目录。韩冰认为,这一举措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力,彰显了我们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体现了真正的医疗理念——让病人不但能够存活,还要有质量、有尊严地生活。

但在实际操作中,因医院进药、运输等问题,部分PNH患者仍无法立即接受依库珠单抗的治疗。

据了解,北京协和医院计划于今年2月29日后在院内开始使用依库珠单抗药物对患者采取输液治疗。同时,开通了咨询热线与当地医生沟通,积极满足医联体医院部分患者的需求。

“与常见病相比,罕见病患者群体规模较小,但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却更为严峻,因此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韩冰表示,关于罕见病的治疗,未来的道路依然漫长,面临药物可及性、安全使用、副作用监测以及报销等一系列具体而现实的问题。

PNH患者是幸运的,因为相比那些无药可治的罕见病患者,他们至少有了“光明”。但要想让“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被放弃”,韩冰认为,需要在药物进入医院、双通道药房以及医保报销等各个环节上持续投入努力,确保患者能够便捷、安全地使用药物,真正受益。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