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Nature新发现助力研发更安全有效的药物

2013.10.16
头像

dujuan1004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科学家们结合最前沿的计算机建模技术与药理学和医学化学,揭示了关于机体与新型药物治疗相互作用机制的一些新见解,这项研究有可能促成制造出更具靶向性、副作用更小的药物。

  在发表于10月13日《自然》(Nature)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这一国际研究小组调查了G蛋白偶联受体(GPCRs)上的选择性药物识别位点。

  GPCRs是人体最大且最重要的受体蛋白家族。GPCRs在几乎所有的生物学过程和大多数的疾病,包括神经精神疾病、心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炎症和癌症中均发挥作用。当前几乎一半的药物都是利用GPCRs来实现治疗效应。

  新研究调查了在分子水平上GPCRs的作用机制,揭示了关于药物如何与这一治疗上相关的受体家族相互作用的一些重要认识。

  来自澳洲莫纳什大学药物科学研究所(MIPS)的Arthur Christopoulos教授说,希望这一研究将促成制造出更具靶向性、副作用更小的药物。

  “这项研究解开了我们已经研究了一段时间的一类新型药物分子,如何与GPCR结合并改变蛋白的结构,从而实现其独特分子效应的秘密,”Christopoulos教授说。

  “这项研究能够解释那样的药物在分子水平上的行为,并推动以结构为基础设计出更具靶向性的新型药物。”

  一开始以一种已知的GPCR晶体结构为模板,该研究小组利用计算机模拟绘制出了不同的药物和受体是如何能够“找到”彼此,以及当它们相互作用时是如何改变它们的形状和方向的。重要的是,通过计算机模拟生成的一些预测,均通过新的生物学实验以及通过合理设计出更有效的GPCR靶向性分子得到了验证。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