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er),顾名思义是研究细胞的仪器,它被广泛应用于科研和临床,主要用于疾病诊断、防控、免疫治疗及药物筛选等,此外,流式细胞仪也被应用于农业种质资源的研究。近年来,流式细胞仪技术以令人瞩目的速度迅猛发展:一方面,技术上不断实现突破,检测的指标参数越来越多,分辨率和灵敏度持续提升,能获取更为丰富和精准的细胞信息。如新型荧光染料和检测技术的应用,让科研人员能够更清晰地分辨不同细胞群体。另一方面,仪器的小型化和便携化也成为趋势,使其能够在更多场景中应用,进一步拓展了流式细胞仪的应用范围。本篇文章重点将聚焦2025年Q1招投标/中标,通过对招投标情况的分析,让我们对流式细胞仪及其重要品牌、市场有更多了解。
关于流式细胞仪介绍及其盘点,笔者曾专门写文章介绍过:会当击水三千里┃流式细胞仪主要厂商的新品与经典和会当击水三千里┃2024年上半年流式细胞仪招投标盘点。
在对2025年Q1流式细胞仪中标盘点中,笔者获知更多品牌型号中标。在全球经济持续下行的2025年,流式细胞仪市场却令人振奋的活跃,这一定程度受“大规模仪器设备更新”的影响。
这里,我们总结了2025年Q1国内流式细胞仪招投标(或中标)情况,包括不同品牌的中标金额及台数、国内外品牌“明星”型号、招投标行业与地域等多个角度展示和分析,使大家对流式细胞仪行业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也为大家选择购买流式仪提供参考。
分析测试百科网根据“中国政府采购网”和第三方网站公布的信息统计,并结合采购单位的官网,得到如下数据:2025年Q1流式细胞仪中标189台,中标金额为172,820,973元。去年笔者曾统计过流式细胞仪中标情况,显示2024年上半年流式细胞仪中标198台,中标金额为2.2亿元。也就是说,2025年第一季度中标金额和台数,与2024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接近。
2025年Q1流式细胞仪中标金额为1.73亿元,其中4台的中标金额没有公布而未被计入。中标厂商共有18家,较2024年上半年统计的12家增加了6家。
碧迪(Becton Dickinson,BD)以4980万元的中标金额遥遥领先而位居榜首;贝克曼库尔特(Beckman Coulter)位居第二,中标金额为2721万元,安捷伦(Agilent)以中标金额2257万位列第三;厦泰(Cytek)以2213万位居第四。而其中1086万元的招标只公布了金额,没公布型号,这部分以未知型号统计。
令人欣慰的是,国产品牌在2025年Q1中标市场竞争中表现亮眼:北京层浪(ChallenBio)、谱康医学(Powclin)和深圳唯公(Wellgrow)成功跻身中标金额前十强。层浪生物以中标金额3481800元位居国内品牌榜首,谱康医学、深圳唯公紧随其后,此外还有迈瑞生物(Mindray)、中生医疗(BioSino)、指真生物(GauGene)、瑞斯凯尔(RaiSecare)及必达科生物(BeamDiag)等也在招投标市场分得一杯羹。
图1对2025年Q1流式细胞仪不同品牌中标金额进行了详细的展示。笔者首次在流式细胞仪的中标盘点中统计到了思百拓(Standard BioTools)、索尼(Sony)、棱镜泰克(Legend-Tec)、维冉科技及美天旎(Miltenyi)。
图1 2025年Q1流式细胞仪不同品牌中标金额
2025年Q1流式细胞仪招标134次,中标189台,其中20台没有公布型号(绝大多数中标金额是几十万元)。笔者对不同品牌中标数量及占比进行了分析,由图2可直观的看到各品牌中标数量及占比情况。
图2 2025年Q1不同品牌流式细胞仪中标数量及占比
2025年Q1安捷伦爆了一个冷门,中标数量多达69台,占比为36.51%,位列榜首;BD和贝克曼库尔特分别以24台和23台位列第二、三名。安捷伦、BD及贝克曼三家中标数量占第一季度总数量的60%以上,说明我国的流式细胞仪市场依然被国外品牌主导。
安捷伦中标数量登上榜首,是因为安捷伦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4台流式细胞仪的招标全部揽入囊中,中标的NovoCyte D2041R是安捷伦在中国生产的本土化机型,其价格优势在中低端流式市场更具有竞争力。当然了,安捷伦本身的实力不容小觑,历次的中标盘点,中标数量和金额基本都在前三位。安捷伦2018年以2.5亿美元全盘收购了我国流式细胞仪制造厂商艾森生物(ACEA),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开发了NovoCyte系列产品,并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的地位。
流式细胞仪国际品牌主要有碧迪(BD)、贝克曼、安捷伦、赛默飞(并购了invitrogen)、厦泰(Cytek),此外,还包括商用光谱流式的鼻祖索尼(Sony)、思百拓(Standard BioTools)和美天旎(Miltenyi);从中标金额角度统计,这八个国外品牌占有88.5%的市场份额,而国内品牌占有率为11.5%。
从中标台数的角度,国内外品牌市场份额占比见图3,国外品牌占比73.4%,国内品牌市场占有率为26.6%,国内品牌占比较2024年上半年的统计有所增加。国产品牌中标数量最多的是层浪和唯公,皆为7台,与2024年同季度比有了较大的进步。随着国产品牌品质的不断提升,加上国家政策引导和倾斜,相信国产品牌占比将会持续增加。
图3 2025年Q1国内外中标品牌市场份额(中标台数)占比情况
进口/国产品牌中标金额和中标台数占比的差异,说明国产品牌更多流向基层。以唯公科技为例,7台中标的流式,用户基本是县级医院及个别地市级疾控中心。当然分级诊疗大政方针下,向基层下沉也是进口品牌的发展趋势,但进口品牌的型号多,可满足不同层级的客户需求,无疑更具有竞争优势。
中标型号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重点。碧迪(BD)的FACSCelesta、FACSLyric和FACSMelody最受欢迎;贝克曼库尔特的CytoFlex和DxFLEX、安捷伦的NovoCyte Advanteon、NovoCyte Quanteon及赛默飞的Attune NxT,均是受到市场欢迎的“明星”型号。
国产品牌也有一些受到大家喜欢的型号,如层浪的FongCyte、迈瑞的BriCyte MC、必达科的BeamCyte-1026M、深圳唯公的EasyCell 206A1等。与2024年“明星”型号比较,高通量(多激光、多色)、低价格的型号在今年更受欢迎,招标单位对“性价比”有更高的追求。
从中标型号的数量角度来看,2025年Q1总共有54款仪器型号中标。BD公司的中标型号最多达到10款,中标分散;而贝克曼有5款,中标较为集中;安捷伦的NovoCyte系列,中标4款。国产厂商中,层浪生物中标6款,深圳唯公和棱镜泰克分别中标4款。
从2025年Q1中标价格的角度分析,BD的流式细胞仪型号多,价格分布宽,既有四百多万的高端流式细胞仪,又有价格三四十万的仪器,利于高端市场与基层并举。去年的中标盘点中,笔者4次统计到价格昂贵的光谱流式细胞仪FACSymphony A5 SE,但在2025年Q1却未发现到该型号的中标记录。
此次中标盘点中,笔者意外发现流式中标价格的天花板——思百拓(Standard BioTools)的质谱流式细胞仪CyTOF XT,招标单位是上海创新药物研发中心,价格高达9795000元,刷新了去年由全光谱流式细胞分析仪BD FACSymphony A5 SE创建的7263000元的价格记录。关于质谱流式细胞仪,需要提及一下国产品牌谱康,其自主研发的MSFLO今年的中标价格高达288万。
由表1可知,2025年Q1中标“明星”型号中,最高平均价格的中标型号是夏泰(Cytek)的Aurora,价格为322.6万/台,而在2024年上半年统计中,平均最高价格是碧迪(BD)的FACSymphony A5 SE,高达618.5万,最低价格是迈瑞生物的BriCyte E6,平均价格为37.1万/台,这两个型号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中标盘点中都没有入选“明星”型号。因为国内招素有“低价中标”的传统,所以表1的价格普遍低于非招标购买的价格,而且受配置影响,同一型号价格也有出入。
在对流式细胞仪中标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的过程中,笔者也关注了流式细胞仪终端用户行业和地域分布。
统计结果如图4显示,流式细胞仪用户行业相对集中,医院作为流式细胞仪的核心使用场所,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共有72次招标是各类医院发起的,占比高达53.73%。除了大三甲医院,一些县级医院(二甲或二乙)也进行了采购,这与IVD市场向基层下沉的“十四五”国家规划一致,也符合分级诊疗的发展大趋势。医院引进流式细胞仪,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提高重大传染病、血液病、肿瘤、免疫性疾病等的检测能力。
高等院校是流式细胞仪的第二大应用场所,共有43次招标,占比32.09%。高校以医科院校和综合大学的生命科学院为主,农业院校也是流式细胞仪的应用场景之一,主要用于种质资源、遗传育种等研究。此外,疾控和科研院所也是流式细胞仪重点使用单位。
图4 2025年Q1流式细胞仪招标行业占比情况(按招标次数分析)
上边的统计是按照招标单位发起的次数统计的,但如果按照招标台数分析,情况又有所不同,疾控(政府机构)会成为第二大应用场景,这主要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控发起了一次大规模招标,但这种情况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不再做进一步的分析。
笔者进一步统计了高校和医院采购流式细胞仪的情况,高校进口仪器占比高于医院(表2),但这种差距并不很明显,受分级诊疗及IVD市场的下沉的影响,县级医院也会采购进口品牌的低端型号,而国产品牌随着质量的提升,实现了成功进军高校。
由表3可知,高端仪器都流向高校、科研院所及三甲医院。笔者统计到2025年第一季度中标价格高于300万的15台流式细胞仪,7台进入高校、3台进入科研院所、1台进了省级疾控中心,还有4台被三甲医院采购。
从地域分布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共有25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招投标。广东省和云南省在流式细胞仪招标数量上独占鳌头,各有14次招标,江苏以13台位居第二,而位居第三的湖南,招标8次。
图5 2025年Q1招投标的地域分布情况
关于“何为国产?”,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在这篇文章中,笔者特意强调了“品牌”。众所周知,安捷伦很早就在中国建厂并推出国产化仪器,以至于有中标公告中明确标明NovoCyte D2041R为国产。而贝克曼库尔特2021年推出了流式细胞分选仪 CytoFLEX SRT,成为首个在中国本土成功研发、生产的流式细胞分选仪企业。因此不难理解笔者看到的招标公告中明确写着“要求国产”,最后中标的是CytoFLEX S。安捷伦、贝克曼库尔特的本土化生产策略,在保持技术优势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成本结构,为其在中国市场的持续深耕提供有力支撑。
流式细胞仪因其检测上的优势,近些年成为医疗市场关注的重点。我国的流式细胞仪从2013年崭露头角,至今十余年的时光,从模仿到自主创新,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蓬勃的生机,在招投标领域占据的份额逐渐增加。其生产企业也备受资本的青睐,在过去的2024年,众多流式分析仪企业获得亿元左右的投资。国家的政策性文件如《"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等的落地,也为国产仪器提供了市场机会。笔者认为,支持国产并不是排斥国际优秀的产品,而是学习和共存,满足更多的市场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