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2025年第一季度共聚焦显微镜中标盘点 四大品牌垄断九成市场份额

2025.7.02
头像

Liberty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在人类不断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显微镜作为关键的观测工具持续演进。从早期的光学显微镜起步,历经多次技术革新,逐渐衍生出各类先进的显微镜分支。而共聚焦显微镜的问世,无疑是显微镜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共聚焦显微镜的诞生,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由Marvin Minsky提出并获得专利。然而,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其发展一度缓慢。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精密机械加工技术的飞速发展,共聚焦显微镜才真正开始崭露头角,进入实用化阶段,并迅速在科研和产业领域引发广泛关注。

共聚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激光作为光源,通过针孔聚焦,使得只有来自焦平面的光线能够被探测器接收,非焦平面的光线则被针孔有效阻挡,从而成功消除了传统显微镜成像中的非焦平面干扰,实现了对样品的高分辨率、三维立体成像。它不仅能提供清晰、锐利的微观图像,还具备多种先进的功能,如荧光成像、多光子激发成像、活细胞成像等,能够满足不同领域的多样化观测需求。

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共聚焦显微镜是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重要工具,用于观察细胞精细结构、追踪生物分子动态行为及研究细胞信号传导,助力科学家探索生命现象规律;在材料科学领域,它用于分析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研究相变过程及评估性能与微观结构关系,推动新型高性能材料研发;在高端制造领域,如半导体制造中,可用于检测晶圆表面微小缺陷、测量微纳结构尺寸和形貌,保障半导体器件制造精度和质量。

随着科技的持续进步,共聚焦显微镜的性能也在不断优化与拓展。例如,成像速度从早期的每秒几帧提升至如今的每秒数百帧甚至更高,使得能实时观测细胞的快速动态变化;分辨率更是突破了传统光学显微镜的衍射极限,部分高端型号的共聚焦显微镜横向分辨率可达几十纳米,轴向分辨率也能达到亚微米级别,为研究人员呈现更加精细、清晰的微观世界。同时,共聚焦显微镜的操作软件和数据分析系统也在不断智能化、自动化,大大提高了仪器的易用性和数据处理效率,降低了对操作人员专业技能的门槛要求,使其能够更广泛地应用于各类科研和检测机构。

正是基于共聚焦显微镜在现代科研和产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自身不断发展的优势,它在市场领域的需求也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据中国政府采购网和千里马的不完全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共中标66台,中标总金额达到2.1768亿元。该统计仅包含有明确品牌及价格信息的产品,且不包含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等临床用共聚焦显微镜。接下来,分析测试百科网将从中标品牌、采购行业、采购地区以及品牌热门型号等多个维度对其市场情况展开深入分析探讨。

品牌格局:进口主导,国产品牌起步

在品牌竞争格局方面,2025年第一季度进口品牌占据了共聚焦显微镜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进口品牌共中标57套,占总中标数量的86%,中标金额高达2.0063亿元,占总金额的92%。国产品牌则中标9套,中标金额为1705万元。

577458_202507021003011.jpg

具体品牌表现上,蔡司以21套的中标数量位居榜首,显示出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与认可度。徕卡和奥林巴斯各中标11套,并列第二位。尼康以8套的中标数量紧随其后。其他品牌如Andor(牛津仪器)、长宜光科、基恩士、耐可视(永新光学)等虽有一定市场份额,但与上述四大品牌相比份额较小。

577458_202507021003271.jpg

从各品牌的中标金额来看,蔡司以7178万元的中标金额位居首位,徕卡和奥林巴斯分别以4409万元和3659万元的金额紧随其后,尼康中标金额为3008万元,这四大品牌合计占总中标金额84%。相比之下,国产品牌的中标金额普遍较低,其中长宜光科以759万元的金额领先国产品牌,但与进口品牌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577458_202507021004231.jpg

均价上,进口 “四大家”徕卡、尼康、蔡司和奥林巴斯的均价显著较高:徕卡约401万元/套,尼康约376万元/套,蔡司约342万元/套,奥林巴斯约333万元/套,这体现了它们在光学性能、成像质量和技术创新上的优势。

577458_202507021004391.jpg

相比之下,国产品牌的价格相对较低,仅189万元/套,约为进口品牌均价的一半,其竞争力主要体现在采购成本上,同时也反映了国产品牌在高端市场中的定位和竞争力仍有提升空间。头部品牌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过硬的产品质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依然保持着显著优势。

采购主力:高校与医院领跑

从采购行业来看,中标情况呈现出鲜明的行业特征。高校以39套的中标数量和1.2869亿元的中标金额占据主导地位,体现出高校在前沿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过程中对高端共聚焦显微镜的大量需求。医院作为医疗行业,本季度采购21套,中标金额达7082万元,反映了在医疗检测、疾病诊断研究等领域,共聚焦显微镜对于病理分析、细胞检测等应用场景的不可或缺性。相比之下,科研院所、质检以及其他行业的采购规模较小。其中科研院所采购4套,质检和其他行业各采购1套;科研院所中标金额1229万元,质检198万元,其他行业为389万元。

577458_202507021004571.jpg

577458_202507021005101.jpg

区域分布:江苏数量领先,云南投入最大

2025年第一季度,共有18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进行了共聚焦显微镜的招投标活动。江苏、云南、北京、湖北和辽宁位列采购数量前五名,均采购了5套及以上。河南、上海、四川、浙江等地区也有一定规模的中标数量。从中标金额方面看,云南省以3033万元成为本季度投入最大的地区。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尽管江苏省中标数量最多,但其总金额为2091万元;而河南省虽仅中标3套,其中标金额却达到2111万元,超过了江苏省,这或许反映了本季度河南省采购单位对共聚焦显微镜的配置需求较高。

577458_202507021005311.jpg

品牌热门型号

在本季度,众多品牌型号的共聚焦显微镜广受市场青睐,其中包括蔡司的LSM 900和 LSM 980、徕卡的STELLARIS、奥林巴斯的FV4000和SpinSR、尼康的AX/AX R with NSPARC、基恩士的VK-X3000以及Andor的Dragonfly 400等。蔡司LSM 900凭借15套的中标数量,成为采购者的首选型号;徕卡STELLARIS也表现不俗,中标11套。这些型号凭借各自的技术优势和可靠性能,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充分反映了市场对共聚焦显微镜多样化性能的广泛需求。

577458_202507021005481.jpg

蔡司 LSM 900

蔡司LSM 900结合光学显微与共聚焦成像,支持非接触式表面形貌表征(如粗糙度评估)和涂层厚度无损测量。可扩展至正置/倒置显微镜平台,实现多模态原位观察,节省设备切换时间。

蔡司 LSM 980

LSM 980 集成Airyscan 2超分辨技术与GaAsP高敏探测器,支持36通道同步光谱检测,配合近红外优化显著降低光毒性。独创Multiplex扫描模式满足高速活细胞动态捕捉需求。

徕卡 STELLARIS

徕卡STELLARIS采用二代白激光光源与Power HyD探测器,其独创的TauSense时域成像技术可实现荧光寿命分析及自发荧光剔除,显著降低活细胞成像光毒性,在细胞生物学研究和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577458_202507021008091.jpg

奥林巴斯 FV4000

奥林巴斯FV4000以突破性SilVIR探测器为核心,采用硅光电倍增管与专利信号处理技术,实现超高动态范围光子计数和极低背景噪声,显著提升信噪比。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图像,操作简便,为用户提供更清晰、更准确的观测体验。

奥林巴斯 SpinSR

奥林巴斯SpinSR 采用专利双转盘共聚焦架构结合超分辨技术,突破光学衍射极限,配合硅油物镜优化深层组织3D重建,支持多种成像模式便捷切换。能够实现快速、高精度的成像,适用于需要高时空分辨率的动态观测。

尼康AX/AX R with NSPARC

尼康AX/AX R with NSPARC具备25mm超大视野与8K×8K高分辨成像能力,搭载高速共振扫描及AI降噪技术降低光毒性,其NSPARC探测器可收集每个扫描点上的二维图像提升分辨率。

基恩士VK-X3000

VK-X3000具备42至28800倍的广泛放大范围,无需对焦,还可根据样品的材料、形状和测量范围,选择激光共聚焦、白光干涉、聚焦变化等三种不同的扫描原理,进行高精度测量。

Andor Dragonfly 400

Andor Dragonfly 400结合了高功率激光引擎 (HLE) 和3D超分辨率模块,支持如3D宽场单分子定位显微成像(DNA-PAINT)等应用,提升空间组学和大样本成像效率。

结语

展望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各领域对微观检测精度及效率要求的不断提升,共聚焦显微镜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其行业格局、地区分布以及品牌竞争态势,将在持续的技术创新、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以及全球产业链调整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持续演变和发展。这一重要科研工具领域的动态变化值得持续关注。

本文中所提到的厂商

文章提到仪器

分析测试百科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