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Science揭示潜伏致癌病毒重激活之谜

2014.6.30
头像

赵海棠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钻石恒久远”是一句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广告词,但这句话似乎更加适合于形容疱疹病毒:不同于大多数的病毒屈服于免疫系统的攻击,疱疹病毒可以永久地存留在人体内,潜伏等待,有时候要到数年后才会重新激活。

  长期以来研究人员一直想知道,是什么引起了初次感染后保持休眠状态的疱疹病毒重新激活。现在一个研究小组发现,在后来的生活中与其他感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触发这些休眠的病毒重新露面并引起疾病。

  更多地了解特异病原体相互之间的互作,有可能帮助科学家们制定出更好的新策略来对抗这些感染以及它们所引起的疾病。研究人员将他们的论文发表在6月26日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

  论文的共同作者、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分子遗传和微生物学教授、遗传学研究所和健康癌症中心成员Rolf Renne博士说:“大约95%的人会感染至少一种疱疹病毒,但许多人从不会出现与之相关的问题。感染人类的疱疹病毒有8种,可引起从唇疱疹、水痘、单核 细胞增多症到癌症等广泛的疾病。一直以来的问题是:到底发生了什么重新激活这些病毒引起了疾病?”

  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领导的这一研究,发现在后来生活中寄生虫感染可以引发一种免疫反应,为疱疹病毒重激活扫清道路。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研究了与一种叫做卡波西肉瘤的癌症形式相关的特异疱疹病毒:人类疱疹病毒8型。

  研究人员发现,在病毒初次感染之后,一种叫做γ-干扰素的蛋白抑制了疱疹病毒,这解释了为何疱疹病毒通常在体内保持休眠状态。但是当免疫系统以后对寄生虫感染做出反应时,会释放另一种叫做IL-4的蛋白,其不仅阻碍了γ-干扰素的功能,并且直接激活了疱疹病毒复制。Renne说,当病毒复制之时,它会感染新细胞,提高恶性肿瘤形成的机会。

  论文的资深作者、华盛顿大学Herbert W. Virgin IV博士说:“疱疹病毒可以‘感知’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并做出响应重新激活,这是一个显著的共同进化的例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将会发现我们认为是同样 复杂或大概更曲折的、多感染原与免疫系统之间的其他相互作用。了解这些相互作用将帮助我们在复杂的微生物世界中生存。”

  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首先在一种小鼠疱疹病毒研究中获得了这一发现。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感染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的人类细胞中复制出了这些研究结果。

  寄生虫感染频繁发生于包括撒哈拉以南非洲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中,在那里卡波西肉瘤也尤为常见。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