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造纸企业能否更低消耗资源,化解产能过剩?

2014.7.10
头像

——

  当前造纸企业面临增长速度放缓和生产要素成本不断增加,资源、环境、能源约束全面增强的双重压力。目前不少企业吨纸耗水量大,不仅浪费宝贵的水资源,而且直接导致污水处理规模大,设施投资大,这是我国造纸行业单位产品污染治理设施投资远大于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同时加大了运行成本。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核心是用最低综合成本、最低消耗生产高附加值、质量最好、市场急需的产品。具体要求是对所需资源、能源、资金、资本、土地等要素,实现最优组合、精细化管理,产生更大效益。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在发达国家对经济贡献率超过70%,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不足30%,因此,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潜力巨大,是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金库。

  与此同时,应认真分析造纸行业部分产品中出现产能结构性过剩和阶段性过剩现象的成因。目前,如低档文化纸、低档包装纸、低档卫生纸等属于低水平供给能力过剩,也就是结构性过剩。新闻纸、铜版纸等,因片面、盲目追求最先进大机台和误判市场需要,造成这部分先进产能闲置,这属于阶段性过剩。分析产能过剩的原因,可以看到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盲目跟风与模仿、低水平重复建设、同质化严重是其重要原因。同时也应看到产能过剩既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也是产业由成长期进入成熟期的必然表现,其本质是供给能力不适应市场需求,迫切要求供给水平加快升级。

  造纸行业应认真分析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做到科学、理性投资,防止盲目性,提高准入门槛,从源头避免新的产能过剩。当前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存量过剩产能的化解上,还要特别强调“走出去”战略,目前太阳纸业等一批企业,在“走出去”战略指引下,建立海外原料基地和境外办厂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希望有条件企业要加强这方面前期研究,创造条件,开创国际化经营的新局面。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