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中科院孙飞研究员Cell子刊发表新成果

2014.10.08

  BAR结构域(Bin-Amphiphysin-Rvs)可以通过二聚化生成弯曲的蛋白结构,这种结构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叠加在细胞膜上,可以感知膜的弯曲。在某些情况下,BAR结构域也会通过插入细胞膜的两亲螺旋,诱导膜发生弯曲。

  ACAP1(Arfgap with Coil coil, Ankyrin repeat, and PH domain protein 1)是一种含有BAR结构域的重要蛋白。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ACAP1蛋白中的BAR结构域并不足以使细胞膜弯曲。促成膜结合和膜弯曲的是BAR旁边的PH结构域,BAR结构域主要控制ACAP1的聚集。这项研究于十月二日发表在Cell旗下的Developmental Cell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布莱根妇女医院的Victor W. Hsu和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孙飞研究员。

  研究表明,ACAP1蛋白中的BAR结构域既不能结合细胞膜也不能诱导弯曲,它需要旁边的PH(Pleckstrin Homology)结构域来实现上述功能。PH结构域中的特定残基介导了膜结合和膜弯曲的生成。而BAR结构域与另一个ACAP1蛋白的BAR结构域进行互作,帮助ACAP1蛋白在细胞膜上成簇聚集。

  这项研究在膜弯曲过程中为我们揭示了,PH和BAR结构域之间出人意料的相互作用。

  作者简介:

  孙飞研究员 1997-2001 南京大学基础教学强化部,获理学学士学位;2001-2006 清华大学医学院,获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2006-今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课题组组长;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生物成像中心首席科学家(兼主任)。

  研究组工作摘要:本研究组的主要研究兴趣是生物大分子复合体(如膜蛋白、超分子蛋白复合体)的结构与功能。我们的研究目标是综合多种结构生物学研究手段(以低温电镜技术和X射线晶体学技术为主)并发展新的结构研究技术方法,在多尺度上(从纳观到介观)和多层次上(体外和体内),来研究生物系统的高分辨率构造。在未来的五年内,我们研究组的研究重点包括了三个方面:线粒体动态的分子机制,重要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生物显微成像方法学(主要是图像处理算法)研究。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