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临床出血倾向评估及筛选试验的应用(3)

2019.4.23
头像

玉芳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三、新生儿出血倾向的评估

 新生儿的止凝血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储备能力有限,与成人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新生儿的血小板数量与成人无异,但vWF量高于成人。孕妇随着妊龄的增加,各种凝血因子的量也增加,处于高凝状态。胎儿第10~11周开始合成凝血因子,随着胎龄的增加,凝血因子的浓度增加,但是直至出生,其凝血因子的量一直低于正常成人,处于相对低凝状态。胎盘对凝血因子起到屏障的作用。新生儿肝脏合成凝血因子能力不足,合成的凝血蛋白功能不全,除纤维蛋白外,因子XII、VII、PK和蛋白C均有可能成“胎儿型”,新生儿基础代谢率快,使某些凝血因子的清除增加。  新生儿抗凝物质的水平与凝血因子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出生时蛋白C和蛋白S<0.7U/L,AT-III的水平直至一岁左右才与成人相当。与之对应,新生儿的纤溶酶原约为成人的一半,α2-抗纤溶酶约为成人的80%,但t-PA和PAI较高,约为成人的2倍。因此健康的新生儿出生时并无出血或血栓形成。  1990年,M Andrew等报道了初生婴儿的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II、VII、IX、X)和接触因子(XI、XII、PK、HMWK)均不足于成人的70%,凝血酶原生成延迟,且水平较低。若出生几天,维生素K摄入不足,易患“新生儿出血症”,是一种自限性出血性疾病。

  该病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维生素K通过胎盘量少,胎肝内储存量低;

  ②新生儿出生时肠道无细菌,维生素K的合成少;

  ③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仅为15μg/L(牛乳为60μg/L),故母乳喂养的初生儿多见;

  ④婴儿有先天性肝胆疾病或慢性腹泻者,影响肠粘膜对维生素K的吸收;

  ⑤母亲在孕期曾使用抑制维生素K代谢的药物。主要表现为出生后24小时后婴儿出现脐残端、皮肤受压及穿刺处、胃肠道的出血;头颅血肿,颅内、胸腔内或腹腔内出血。当患儿有出血现象时,应立即静脉注射维生素K11mg,可迅速改善出血;严重者,可输新鲜全血或血浆10~20ml/kg。

  有文献报道,新生儿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中因子VII发育最快,在出生的2~4天即达到成人水平,其次为凝血因子II和X,因此出生3周后,新生儿的凝血酶原时间基本正常。新生儿出生时APTT的延长与其低活性的因子XI、XII的程度相一致。还有报道,新生儿因子VIII水平较低,但大于0.30,而血友病A的患者因子VIII水平小于0.25,故通过因子VIII的检测在新生儿期就可作出血友病的诊断。

  综上所述,在对新生儿进行出血倾向的评估时,不仅要测定凝血因子的量,还要综合考虑患儿的年龄及病情才能作出诊断。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