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昆明植物所等在高山草甸传粉网络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1.2.25

  草原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植被类型之一,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放牧是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过度放牧会直接影响群落中的植物组成,导致一些适口植物多度降低或消失,而另外一些本土非适口植物则增加或扩张,成为本土入侵物种(native invasive species)。通常,本土入侵植物个体较大,对光、水和土壤养分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对群落中伴生植物产生不利影响;本土入侵植物通过改变群落物种组成,影响传粉者、植食者、种子传播者和土壤微生物等不同营养级,最终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发生变化。中国西南山地的高山、亚高山地区是生物多样性高度富集和物种辐射演化的重要区域,也是云南省草甸、沼泽化草甸面积分布较集中的区域。过度放牧和由此导致的非适口植物泛滥不但影响农业、畜牧业的发展,而且也会对局域生态系统稳定产生不利影响。滇西北地区过度放牧的高山草甸、本土入侵植物大狼毒Euphorbia jolkinii 等泛滥是草甸退化的重要标志。目前,在群落水平上探讨本土入侵植物对其伴生物种、以及其他营养级的影响研究较少。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红团队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教授Jane Memmott团队合作,选择香格里拉12个大狼毒泛滥草甸样地,利用生态网络的理论和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在多个年季间开展了传粉网络研究及伴生植物繁殖适合度评估。研究发现,大狼毒对其伴生植物的开花多度、访花昆虫多样性和繁殖适合度均有负面影响;大狼毒多度的增加使传粉网络中物种互作的均匀度降低,这种物种互作强度的异质性打破了传粉网络原有的平衡,群落应对干扰的能力显著降低。该研究首次解析了该地区退化草甸生态系统中植物-传粉昆虫的互作关系和传粉功能;对帮助退化草甸生态系统加速复原的过程和维持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近日,相关研究成果以The impact of a native dominant plant, Euphorbia jolkinii, on plant-flower visitor networks and pollen deposition on stigmas of co-flowering species in sub-alpine meadows of Shangri-La, SW China为题,发表在Journal of Ecology上。昆明植物所博士赵延会为论文第一作者,王红为论文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的资助。 

  论文链接 


图1.滇西北大狼毒泛滥高山、亚高山草甸研究样地 

图2.大狼毒相对多度草甸中的传粉网络比较 

图3.大狼毒对代表性伴生物种繁殖成功和传粉网络物种互作均匀度的影响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