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尿液糖检查的临床应用

2021.4.24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尿糖检查,主要是作为糖尿病的筛检和病情判断的检测指标。但尿糖检查时,应同时检测血糖,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1.血糖增高性糖尿

分类:

(1)摄入性糖尿:

①摄入增多:摄入大量的糖类食品、饮料、糖液时,可引起血糖短暂性增高而导致糖尿。

②输入性增多:静脉输注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可引起尿糖增高。

(2)应激性糖尿:由于情绪激动、脑血管意外、脑出血、颅脑外伤等情况下,出现暂时性高血糖和一过性糖尿。

(3)代谢性糖尿:由于内分泌激素分泌失常,糖代谢发生紊乱引起高血糖所致。最常见的是糖尿病。

糖尿病

①尿糖检测是糖尿病诊断、病情判断、治疗效果观察及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②尿糖与血糖检测关系:糖尿病如并发肾小球动脉硬化症,则因肾血流量减低,肾小球滤过率减低,肾糖阈增高,此时尽管血糖已超过一般的肾糖阈,尿糖检查仍可呈阴性;轻型糖尿病患者,其空腹血糖含量可能正常或轻度增高,尿糖检查亦可呈阴性,但进餐后2小时,由于负载增高,可出现血糖增高,尿糖阳性。

因此,疑糖尿病时,应该同时检查血糖、尿糖、餐后2小时尿糖,还应该进一步做糖耐量试验,以明确糖尿病的诊断;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尿糖检测无痛苦且廉价,因此,对于以饮食控制尿糖的患者,尿糖检查较为适用,但对胰岛素依赖的患者,尿糖检测结果与血糖的对应性较差,因而,宜用血糖监测患者的治疗。

(4)内分泌性糖尿:

①甲状腺功能亢进;

②肢端肥大症;

③嗜铬细胞瘤;

④Cushing(库欣)综合征。

2.血糖正常性糖尿

又称肾性糖尿。出现糖尿的原因是由于肾小管对滤过液中葡萄糖重吸收能力减低,肾糖阈减低所致的糖尿。如:

(1)家族肾性糖尿:如Fanconi综合征患者,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均正常,但由于先天性近曲小管对糖的重吸收功能缺损,空腹尿糖则为阳性。

(2)新生儿糖尿:因肾小管对葡萄糖重吸收功能还不完善所致。

(3)后天获得性肾性糖尿:可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及伴有肾小管损伤者。

(4)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因细胞外液容量增高,肾小球滤过率增高而近曲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受到抑制,使肾糖阈减低,出现糖尿;但如出现持久且强阳性尿糖时,应进一步检查原因。

3.其他糖尿

血液中除了葡萄糖外,其他糖类有:乳糖、半乳糖、果糖、戊糖、蔗糖等。如果进食过多或受遗传因素影响,体内糖代谢失调后,亦可使血液中浓度增高,易出现相应的糖尿。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