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补体C3含量测定临床意义是什么

2022.1.24
头像

xujinping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C3的增多与减少基本与总补体活性所述相似,但更为敏感。在机体组织损伤和急性炎症时,常增高或为正常,如菌血症、肺炎、扁桃腺炎、结核、伤寒、麻疹、流脑等;肿瘤患者,尤以肝癌,血清C3含量升高更为显著,但胰腺癌晚期与隐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则呈降低趋势。

  C3含量降低可见于以下原因:

  1.补体成分消耗增加:

  如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全身性SLE、冷球蛋白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

  2.补体大量丢失:

  多见于肾病综合征或大面积烧伤、外伤、手术等。

  3.补体合成不足:

  主要为肝病患者,如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和急性肝炎的重症病例。补体成分缺陷多具遗传特点,C3及C3调控因子(C3bINA)的缺损虽然少见,但是倘若发生,将可引起危及生命的感染。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