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一例眼眶内颗粒细胞瘤病例分析

2022.3.24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患者 男,30岁。左眼眶内肿物1月。患者于1月前发现左眼眶内新生物进行性增大,有复视、头痛、头晕就诊。

 

眼部检查:视力VOD:1.0,VOS:1.0;眼压:右眼17mmHg,左眼18mmHg;左下眼睑部隆起,触及皮下肿物,约2.2 cm×2.0 cm,向眶深部延伸,皮肤颜色正常,触较韧,与周围组织分界清,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中深,房水清,瞳孔圆,光反射灵敏,晶体透明。

 

CT检查:左眼球外下方约5点处见软组织密度灶,最大截面约1.7 cm×2.3 cm,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与外直肌、下直肌分界欠清,眼环形态正常。左眼球后脂肪问隙清晰,与视神经分界清楚,邻近骨壁未见破坏(图1--3)。

 

1648116787410426.png


图1 CT平扫左眼球外下方见软组织密度灶,邻近骨壁未见骨质破坏

 

1648116788542978.png


图2 CT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明显强化

 

1648116788855189.png


图3 CT增强扫描静脉期,病灶强化程度比动脉期强

 

CT诊断:左眶内球外占位性病变。MRI检查:左跟眶内球外下直肌外侧、外直肌内下方见一大小约2.0 cm×1.9 cm×1.4 cm长T1异常信号,FS-T2WI呈高信号,边界清,注入GD-DTPA后,病变呈明显强化,病灶与下直肌关系密切且受压移位,眼环形态正常。左侧眼眶大小、形态正常,未见明显异常信号;球后脂肪间隙清晰,与视神经分界清楚(图4~6)。

 

1648116788520760.png


图4 MRI T2Wl压脂:病灶呈高信号,边界清

 

1648116789326412.png


图5 MRI T1WI,病灶呈低信号

1648116789613917.png

 

图6 FSTI+C,病灶明显强化

 

诊断意见:左眼眶内下直肌外、外直肌下侧异常信号,考虑良性病变,炎性假瘤可能性大。手术及病理:行前路开眶术(左)见左眼眶内一大小约2.5 cm×2.0 cm肿瘤,界清,质韧,灰白色,表面尚光滑,有包膜,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

 

病理诊断:(左眶内肿物)颗粒细胞瘤(约3 cm×2.5 cm×1.3 cm)。

 

免疫组化:Vim+,S-100+,NSE+,CR+,minhibin±,MBp-,CK-,Ki-67(<5%)。

 

讨论:

 

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GCT)是一种较少见的肿瘤,早期认为GCT可能来源于横纹肌细胞,又称其为“颗粒性肌母细胞瘤”,随着电镜超微结构及免疫组织化学(简称免疫组化)检查的深入研究,支持GCT是一种具有Schwann细胞分化的神经源性肿瘤。GCT在任何年龄期均可发生,但多见于40~60岁,女性较男性发病率高。身体任何部位及器官均可发生GCT,但最常见的部位是舌、胸壁、手臂,其次是喉部、消化道、乳腺、女性生殖器区域、垂体柄,发生于眼部罕见。

 

眼部GCT临床表现以眼球突出为主,因肿瘤多位于眶前部眼球常向一侧移位,并可扪及肿物表面光滑,无压痛,可移动,质中等。另外患者常有头疼、复视和视力下降等临床表现。

 

本例CT平扫呈软组织密度灶,密度均匀,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且静脉期强化程度较动脉期强,病灶与外直肌、下直肌分界欠清,眼环形态正常,邻近骨壁未见骨质破坏。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