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一例阴囊多发性基底细胞乳头瘤病例分析

2022.3.29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基底细胞乳头瘤为老年人最常见的良性表皮增生性肿瘤,呈良性经过,恶性极少,可能与日晒、慢性炎症刺激等有关。笔者曾收治1例阴囊多发性基底细胞乳头瘤,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25岁,因发现阴囊部起丘疹1年余就诊。患者1年前外训期间洗澡时无意中发现阴囊处起数个米粒大淡褐色丘疹,无自觉症状。后皮疹逐渐增多,偶有痒感。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心肺腹部查体未见异常。专科情况:阴囊部散在米粒至绿豆大小淡红色、淡褐色扁平丘疹,表面略粗糙。


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及肝功、血生化正常;门静脉系彩超未见异常。胸片未见异常。组织病理结果:符合基底细胞乳头瘤病理改变(图2、3)。诊断:多发性基底细胞乳头瘤(阴囊)。对较大增生明显的皮损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局部外用红霉素软膏预防感染,约7~14d伤口愈合,随访1年治疗部位未复发,后患者复员退伍失访。


1648522215345444.png

1648522216294200.png


讨论

 

基底细胞乳头瘤,又称脂溢性角化病、老年疣,是因角质形成细胞成熟迟缓所致的一种良性表皮内肿瘤。大多发生于老年人,虽然亦可见于青年人,但一般均发生于30~40岁以后,本病通常多发,多为20~40个,个别病例可达百个以上,通常无自觉症状,偶有痒感。本病好发于胸、背部,也常累及头皮、面、颈和四肢,偶可见于生殖器,掌跖部的脂溢性角化病常称为小汗腺汗孔瘤。治疗上可予以液氮冷冻、刮除等治疗,若短期内脂溢性角化皮损数量明显增多,特别是以前无或者很少有脂溢性角化患者,应怀疑有否内脏恶性肿瘤,如消化道腺癌等。阴囊部位的基底细胞乳头瘤需要与皮脂腺增生、阴囊特发性皮肤钙沉着症及鲍温样丘疹病相鉴别。皮脂腺增生的特征性表现是黄色小结节,中央常见脐凹,组织学上可见皮脂腺增生。阴囊特发性皮肤钙沉着症为坚硬的丘疹、结节或肿块,破溃后排出白垩样物质,结合组织病理钙沉积、HE染色呈深蓝色不难鉴别。鲍温样丘疹病特点为多发性斑丘疹,有色素沉着倾向,但组织病理呈原位癌样改变。本病一般不需要治疗,而仅是美容问题,如有瘙痒或发生炎症,可手术切除,也可予以液氮冷冻、二氧化碳激光及刮除术等治疗。本例患者,1年前阴囊部位起多个褐色丘疹,并逐渐增多,结合组织病理诊断为脂溢性角化病基底细胞乳头瘤,经彩超及影像学检查排除内脏恶性肿瘤的可能。治疗上对增生明显的皮损采用二氧化碳激光进行组织气化治疗,效果满意,随访1年治疗部位未见复发。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