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一例蜡样骨病病例分析

2022.3.29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蜡油样骨病又称单肢型骨硬化、流动性骨质硬化症、蜡泪样骨病等,本病虽是一种少见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病因至今不明,但可根据X线特有的改变及病理学检查可确诊,国内外均罕见。我科遇诊1例,报道如下。


病历资料


患者XXX,男性,28岁,右小腿外伤疼痛3小时于2012年3月22日入院。查体:右小腿近端软组织肿胀,散在瘀斑,外侧压痛明显,可触及凹凸不平质硬包块,未及骨擦感,右膝踝关节活动良好,末梢血运及皮肤感觉良好,余未见异常。既往右小腿外侧包块病史约8年。DR示:右腓骨近端外侧骨皮质增厚,片状钙化影,密度较高,边界清楚,呈波浪状骨髓腔变窄,膝关节间隙无异常(图1、2)。入院诊断:蜡样骨病。给予红外线理疗、非甾体类药物对症治疗,症状缓解后出院,未进行定期复诊。


1648522590249317.png


讨论


蜡油样骨病,为一种罕见的原因不明的骨质硬化性疾病,好侵犯单侧肢体。1928年由Leri首次报告又称Leri病,因增生的骨质自上而下沿骨干侧向下流注,似蜡烛表面的蜡泪,故称蜡泪样骨病。本病虽是一种少见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但可根据X线特有的改变及病理学检查可确诊。大多学者认为本病与外伤无正相关性。好发于四肢长骨,亦可见于短骨及扁骨。多侵犯一侧肢体,双侧少见,儿童至老年都可发病,但多数发生于5~20岁者,男多于女。


在发病的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可以有出现:疼痛、关节僵硬、节段性或完全性四肢不对称、肌肉消瘦等症状。X线检查多为诊断本症的重要依据,在长管状骨皮质,呈连续或断续的硬化骨条或斑块,从近侧向远侧伸延,多局限于一侧骨皮质,亦可包绕整个骨皮质。骨表面高低不平,宛如熔化而滴流之蜡油。密度极高如象牙骨样关节多不受影响为本症特点之一。本例在腓骨出现典型表现,因患者未出现明显的肢体不等长、畸形、关节强直,行对症治疗。


需与之鉴别的疾病有骨斑点症、石骨症、硬化性骨髓炎等。骨斑点症:为海绵骨的多发斑点状骨质硬化,并无骨质的烛泪状新骨形成;石骨症:全身骨质普遍硬化,皮质增厚,髓腔变窄,骨轮廓无波浪状变形,骨脆易折;硬化性骨髓炎:多发生于一骨,皮质增厚局部呈梭形隆起,髓腔增生硬化,局部可见骨质破坏及骨膜新生。目前尚无特殊疗法,故只采用对症保守治疗或手术刮除,可用物理治疗及对症处理以减轻痛苦,预后良好,无恶变及致命报道。目前该病发病原因不明,仍无良好的治疗方法,故只采用对症保守治疗或手术刮除。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