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溶酶体的新提法分类和命名介绍

2022.10.14
头像

coco5517

认真做好每一件喜欢的事,把每一件要做的事都变成喜欢并认真去做的事

  关于溶酶体的类型和命名,有新提法。有研究资料表明,根据溶酶体的形成过程和功能,把溶酶体命名为前溶酶体(endolysosome)和溶酶体。晚期胞内体与脱包被的含有溶酶体酶的转运小泡融合成前溶酶体,它从高尔基体或细胞膜上的转运泡(如果是从细胞膜上通过胞饮作用在网格蛋白介导下回收的溶酶体酶则在脱去包被后形成胞内体)接受了新合成的水解酶和溶酶体膜蛋白,在质子泵的作用下,pH维持在低水平。随后已经糖基化且磷酸化的溶酶体酶与膜上的M6P受体分离。接着,M6P与溶酶体酶分离,溶酶体酶去磷酸化。pH再进一步降低,即成为溶酶体。而M6P受体则可以进一步回收至高尔基体TGN或细胞膜上。

  吞噬体与前溶酶体或溶酶体融合成吞噬溶酶体;自噬体与前溶酶体或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吞噬溶酶体和自噬溶酶体将物质水解成小分子物质,被细胞吸收,还残留一些不被消化和吸收的物质称为残质体。经出胞作用排出细胞,但大部分残质体留在细胞内,如脂褐色素、老年斑即是这种色素的沉积。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