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小程序上认养江豚,让“微笑萌宠”离生活更近

2023.5.29

近日,第三届“全民爱豚月”启动仪式暨“数字江豚”成果展在武汉举行。“全民爱豚月”由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和中国科学院水生所于2021年6月联合发起,以每年野外长江江豚繁殖活动最为活跃的6月为期,保护长江江豚,传播长江生态文化。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数字赋能 全民爱豚”。

长江江豚是长江流域特有的珍稀水生动物,近年来由于人类生产方式的改变,它们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为了保护这一珍稀物种,“填补”原栖息地江豚分布的“空白区”,恢复长江江豚的种族复壮,研究人员于2021年4月从迁地保护基地向老湾故道迁入了2头长江江豚,首次实施了迁地保护长江江豚的野化训练。

白鱀豚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水生所副研究员梅志刚表示,江豚的野化放归,是实现迁地保护成果的必然要求,是回到就地保护的根本性措施的必经之路,指向促进自然种群恢复性增长的最终目标。

梅志刚介绍,被放归的两只5岁雄性江豚,经过就地保护区的两年适应性野化训练,健康状况达标,已能够适应长江中下游水流干流速度及其变化,具备在长江干流捕食和躲避航行船舶的能力,生存概率非常高。后续的持续监测结果显示,两只江豚极有可能已融入长江江豚自然种群。这说明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繁殖、野化放归已经形成闭环;“长江大保护”和“十年禁渔”的成效,让江豚能够成功野化放归长江,有利于促进长江江豚自然种群数量回升。江豚放归长江,对推动数字技术赋能江豚保护同样具有战略意义。

去年6月1日,第二届“全民爱豚月”活动上,“数字江豚”正式上线。“数字江豚”项目运营平台——“i江豚”小程序正探索实践江豚“数字孪生”,拓展长江江豚在自然教育、生态体验、科普教育等领域的数字化内容。用户能够通过小程序自由选取长江流域城市,投喂江豚宝宝、助游长江,并在线上科普馆中了解江豚知识;小程序也提供江豚新资讯、直播江豚动态,开设线上公益环保专区及慈善募捐活动,方便用户随时随地关注江豚、帮助江豚。

中国科学报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