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泸州风云际会:全国生物医药色谱质谱技术大咖齐聚

2024.5.19
头像

南州

分析测试行业的搬山工

  2024年5月18日-20日,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质谱及相关技术学术报告会(缩写为“BCM 2024”)在四川泸州召开。会议第二日上午,香港浸会大学蔡宗苇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国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汪海林研究员、浙江大学潘远江教授分别带来精彩的大会报告。

311274_202405191312251.jpg

香港浸会大学 蔡宗苇教授

  蔡宗苇做题为“三氯生诱导肠道毒性:环境污染物毒性研究新思路”的报告,确定了一种毒理机制,肠道微生物有助于TCS的代激激活和肠道毒性,强调了在评估环境化学品的毒性潜力时考虑肠道微生物群的贡献的重要性,并且这种毒理机制也可能适用于其它环境污染物研究

311274_202405191312361.jpg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许国旺研究员

  许国旺做题为“肠道菌群相关代谢物全景分析及与健康关系的研究”的报告。由于代谢物来源未知、菌群代谢物数据库的缺乏、很难注释和定性来自菌群的代谢物、菌群代谢物和健康关系复杂等挑战,课题组做了一些菌群代谢物的研究,建立肠道菌群代谢物全景分析新方法。建立了肠菌代谢物高覆盖物数据库,覆盖率是论文库的2.9-3.5倍。各种应用表明,色谱-质谱在阐明小分子健康效应上有巨大的潜力。

311274_202405191312362.jpg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汪海林研究员

  汪海林做题为“单个蛋白质-DNA相分离液滴的电泳分析与表征”的报告,提出一种快速、电场驱动的生物大分子相分离液滴的分离分析与表征新方法——基于毛细管电泳的电场驱动快闪分离(EFFS)。他介绍了课题组在此方面的研究:以典型的细胞内 DNA 传感器hcGAS-DNA 液滴为模型,EFFS可以显著区分相分离形成的液滴和游离的核酸等,并对癌症发生机制进行阐述。

311274_202405191312363.jpg

浙江大学 潘远江教授

  潘远江做题为“宽能标等离子体电离质谱技术的研发及其应用”的报告。质谱在生物分析中应用广泛,而离子源技术是质谱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针对“全电离”、“全分析”质谱分析方法的需求,开发了宽能标等离子体电离质谱技术。他介绍了数字化宽能标等离子体离子源的研发、应用及相关其它工作。

  除了大会报告外,各个分会场也精彩纷呈,关注分析测试百科网更多精彩报道。

相关会议报道:

1. 引领科技新航向| 第十五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质谱学术报告会在泸州开幕

2. BCM 2024 分会| 分离科学新突破 毛细电泳启新篇

分析测试百科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