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中国传统文化中不缺科学精神和科学基因"

2024.5.26
"中国传统文化中不缺科学精神和科学基因"
《文明的积淀》新书发布暨“文明的积淀”科学文化研讨沙龙在京举办

 

5月24日,《文明的积淀—中国古代科技》新书发布暨“文明的积淀”科学文化研讨沙龙在京举办。

665150a4e4b03b5da6d0f5de.png


《文明的积淀—中国古代科技》新书发布。张双虎摄

作为第8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之一,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进展出席,本书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小淳和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机构和院所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活动。《文明的积淀—中国古代科技》从中国古代科技源流开始,以文明之光、思想之源、传统范式、析物之理等多个板块为线索,聚焦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脉络,着重阐释我国古代科技的文明精髓和现代启示,从全新的理论视角对科学文化的发展进行独到阐释,让人们在了解中国科技发展悠远历史的同时,拓宽文明视野、丰富科技思维。

王进展表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不断加剧,具有强大自我创新力的科学文化已成为社会文化多元发展的重要动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面向未来的科学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明的积淀—中国古代科技》系统性地阐释了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脉络和成就,对于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促进科学文化传承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665150d7e4b03b5da6d0f5e0.jpg


《文明的积淀:中国古代科技》。张双虎摄

当天还举办了学术研讨沙龙,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文明的积淀”的主题,就科学文化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学术研讨。

“《文明的积淀:中国古代科技》肯定了中国古代有科学的论断。”孙小淳说,“中国古代科技史表明,中国传统文化中并不缺乏科学的精神,也不缺乏科学的基因,这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联结成为可能。而古代科学家的精神气质也对现代科技具有启发意义。”

研讨中,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扬宗提出对中国古代科技人物、科学思想及科学精神的独到见解;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所所长刘孝廷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当前推进科学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刘兵围绕“两个结合”视角下的科学文化建设与大家分享了理论观点;山西大学原副校长、科学技术史研究所所长高策就面向未来的科学文化传承与创新与大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其他与会专家围绕文明视野下的中国古代科技进行了解读和讨论。

本次新书发布暨科学文化沙龙活动由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主办,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承办。

 


中国科学报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