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畅通三地技术对接 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策源地

2024.5.27
头像

chloe

随遇而安

  京津地区科研成果科创资源丰富,北京如何更好地发挥“一核”辐射带动作用,携手津冀布局新质生产力,在协同创新与产业协作上重点突破?对此,多位专家学者表示,三地应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协同,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区域科技成果协同转化,打造我国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

  加快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

  产业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三个重点领域之一,对推进产业体系融合和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副教授江成认为,推动京津冀科技成果协同转化,需提升创新链与产业链适配水平,不断完善产业协同发展方案。可尝试建立京津-冀城市结对帮扶机制。根据河北各市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探索建立京津优势城区对河北各市的一对一结对帮扶方案。同时,协同推进“新老产业”发展。系统梳理津冀待转型升级传统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图谱,以产业图谱为依据推动相关产业精准承接,推进强链与补链工作,强化产业配套能力建设,缩小区域产业结构鸿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孙喜介绍,要“先立后破”地重新审视京津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纵深。钢铁、玻璃、水泥、化药、果蔬是本地区多数人“手里吃饭的家伙”。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行业,让它们尽快达到世界一流的技术水平、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这不仅是重大的政策导向问题和创新政策议题,更关乎千百万家庭民生福祉。

  制定精准产业技术需求目录

  目前北京在京津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技术供给贡献力不足,津冀专利需求对外依赖度超50%,畅通京津冀技术供需对接渠道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江成认为,畅通京津冀技术供需对接渠道,可以制定精准产业技术需求目录。根据天津、河北关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定期面向全省(市)企业征集技术需求,制定京-津、京-冀技术转移转化产业技术需求目录,并面向北京市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在京技术转移机构等主体发布。此外,京津冀三方按津冀行业发展需要,还可以定期联合开展线下技术供需交流会,推动交流会品牌化、规模化。

  孙喜提到,要让北京成为京津冀创新链的“源头”,就要努力做好科技体制改革的“北京样板”。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联合基金项目可以吸引更多域内企业参与,在项目设置机制上有更大自由度和敞口,从而把企业“出题人”角色做深、做实。

  建设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促进京津科技成果在河北省的应用、转化和产业化,提高京津冀科技成果在区域内的转化质量和效率,构建区域性的研发转化产业化联合体,是实现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导区和示范区的重要途径。

  江成指出,目前京津冀技术转移转化市场活力不足,北京技术转移机构质量亟待提升。他认为,可通过建设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区块链+众包+众筹”平台,提升技术资源流通效率。首先,打造京津冀区域性科技成果转化“众包”公共平台。京津冀区域企业通过“众包”形式,在公共平台发布业务需求;京津冀高校和科研院所通过领取任务实现对接,以此消弭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其次,在区域公共平台基础上进一步融入“众筹”融资模式,形成长期的、可追溯的捆绑式利益共同体,减少传统科技成果转化双方的对赌风险。此外,还可以在区域公共平台引入区块链技术,进一步增强科技成果转化各方的共识和信任机制。

北京日报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