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荚膜组织胞浆菌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

2024.6.01
头像

xujinping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发病原因

  组织胞浆菌分为三个变种:荚膜变种杜波变种和腊肠变种已发现前两个变种的有性型为皮炎阿耶洛霉(异名荚膜伊蒙菌)真菌分类归入子囊菌门-爪甲团囊目-爪甲团囊科为双相真菌三个变种分别引起不同的组织胞浆菌命名为荚膜组织胞浆菌病 杜波组织胞浆菌病和腊肠组织胞浆菌病

  荚膜组织胞浆菌荚膜变种是Darling于1905年在美洲巴拿马运河区自患者病灶中检出此型极易引起感染应注意预防荚膜组织胞浆菌杜波变种是1952年Dubois在南非发现的一种荚膜组织胞浆菌的稳定变种荚膜组织胞浆菌腊肠变种是1985年Week等首先提出的命名

  荚膜组织胞浆菌荚膜变种在流行地区土壤及空气中都可分离出动物如马狗猫和鼠等皆可感染凡平均气温在22~29℃相对湿度为67%~87%的地区主要为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发病率较高而欧洲一些地区则较少见

  发病机制

  肺部组织胞浆菌病:由于吸入带菌的尘埃可以引起急性感染95%的病例无症状愈后只留下钙化点组织胞浆菌素皮肤试验和真菌培养阳性胸片示肺部散在浸润肺门淋巴结肿大最后留下均匀分布的钙化点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可以呈良性病程如肺肝脾等脏器可有许多钙化点但无症状在一定条件下如免疫力降低则可变为进行性播散性或暴发性进行性或播散性多见于成人有严重症状和肝脾肿大暴发型大多见于儿童特别是婴儿可迅速导致死亡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