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研究人员基于地球物理数据揭示南海构造特征

2024.6.19
头像

chloe

随遇而安

  近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深部地球物理团队系统分析了大量在南海获取的深反射/折射联合采集数据和历史数据,在南海地壳结构、深海盆莫霍面特征及分布、同扩张过程相关构造、裂后岩浆活动、综合地球物理数据的处理解释反演等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成果。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期刊《数据解释》专辑。

  壳幔深部结构、构造和岩浆活动记录了南海地质历史的重要信息,是解读南海时空演化和深部动力学等科学问题的关键。

  研究团队通过攻关深反射地震处理、主动源OBS反演等技术对新采集和历史数据进行精细重处理和挖掘,精细刻画了西南次海盆从减薄陆缘到残留扩张脊的地壳结构。研究认为,西南次海盆陆缘洋陆转换模式以快速地幔先行破裂为主。该研究还发现南北洋陆过渡带区域壳幔速度异常体和断裂构造特征的存在差异,指示西南次海盆陆缘张-破裂过程具有不对称性。

  研究团队通过分析覆盖南海海盆区的大量多道反射地震数据,研究团队获得了南海莫霍面地震反射特征,发现海盆莫霍面具有“南北分带,早强晚弱”的规律,并主要受南海扩张过程中岩浆供应量减少影响。同时利用高精度多波束地形及多道反射地震数据,详细圈画了中南断裂带分布特征。研究发现,中南断裂带的形成由海盆NW-SE向扩张引起,扩张停止后中南断裂带可能从转换断裂转变为左行走滑断裂并持续到中新世末期。

  另外,团队刻画了扩张后火山分布及浅层岩浆系统,发现西沙地块存在大量由地壳深部岩墙直接供给的大规模盾状火山复合体,认为被动陆缘陆隆区火山活动岩浆供给模式受控于较厚的地壳(20-25km)、断裂和较薄的沉积层。

  该专辑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深部地球物理团队联合同济大学钟广法老师等国内外团队组织,得到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等联合资助。

中国科学报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