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分析测试百科网 > 行业资讯 > 微信文章

Cell Proliferation|浙大医学院徐骁教授团队运用单细胞测序绘制首个脂肪变性移植肝图谱

吉凯基因
2021.10.09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器官移植大国,每年完成6000余例肝移植,但我国每百万人口器官捐献率(PMP)仅排名世界第46。随着肝移植等待者数量的急剧增长,供肝严重短缺,以脂肪变性供肝为代表的扩大标准供肝(ECD)使用量逐年增加,给肝移植带来新的挑战。脂肪变性供肝对术后移植物功能恢复和移植物存活存在较大影响,因此,解析脂肪变性供肝移植损伤机制对于提升ECD供肝移植疗效有着重要意义。

2021年9月1日,Cell Proliferation杂志上发表了题为“Single-cell profiling reveals distinct immune phenotypes that contribute to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after steatotic liver transplantation”的研究成果,该论文从单细胞层面揭示了脂肪变性供肝在移植损伤过程中的重要机制。

研究思路及方法

该研究中,徐骁教授团队通过单细胞测序技术(scRNA-seq)对移植后正常供肝以及脂肪变性供肝组织的约2万个细胞进行测序,将高通量数据进行分析整合,绘制出第一张脂肪变性移植肝的单细胞图谱(见图1)。这张肝脏单胞图谱绘制了脂肪变性供肝移植损伤相关的所有重要细胞类型:包括肝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以及各种其它免疫细胞类型等。

图1. 移植肝scRNA-seq的研究方案

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从单细胞转录组层面阐释了脂肪变性供肝在移植损伤过程中的重要机制。应用细胞拟时序分析、富集分析等方法,发现脂肪变性移植肝在髓系来源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数量及功能上,相较于正常移植肝有显著的异质性(见图2)。结合多重免疫荧光技术,该研究证实CSF3+Kupffer细胞亚群特异性募集在脂肪变性移植肝中,加重移植过程中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同时发现,不同于保护性T细胞免疫,XCR1+DC细胞可通过XCL1-XCR1轴激活CD8+T细胞发挥自身攻击性T细胞免疫的作用,参与到脂肪变性移植肝的损伤过程。

图2. 髓系来源细胞拟时序分析

新形势下中国供器官修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肝移植这一系统工程应从传统的“One size fits all”模式,转向根据供受体特征选择个体化供器官维护和功能修复策略。该研究证实了脂肪变性供肝移植损伤相关的特异免疫细胞亚群,为供肝修复的精准干预提供了新的靶标,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吉凯助力

该研究中涉及的单细胞测序平台(BD RhapsodyTM)由吉凯基因提供,并提供了完整、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支持。

# 作者简介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徐骁教授是论文最后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阳新宇是论文第一作者,肝胆胰外科鲁迪博士、研究助理王睿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1.实验技术干货

2.蛋白质组学研究

3.腺病毒简介及应用

4.临床基础研究思路解析    

5.组织特异性腺相关病毒

6.单细胞测序    

7.慢病毒实验操作指南

8.悬浮细胞专用病毒

9.靶点设计/数据库教程

10.测序技术研究与应用

11.非编码RNA研究技术与应用

12.腺相关病毒选择/应用    

13.表观遗传研究

14.文章解析

15.国自然课题设计思路解析

16.生物信息分析及工具      

17.外泌体研究    

18.肿瘤免疫研究

19.高分文章  

发布需求
作者
头像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