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分析测试百科网 > 行业资讯 > 微信文章

CT引领实验室动态扫描分析 | 扒一扒欧洲教堂的“黑历史”

TESCAN公司
2022.1.18

欧洲教堂和城堡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建筑成就,是“实用、坚固、美观”理性思想指导下,对形而上学思想的阐释。而“变黑的大教堂”恍惚间让你穿越到黑暗的中世纪,唤醒被压抑着的性灵,此时是不是疑惑:它们不应该是抚慰人心,及至天堂吗?

 

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也曾说过“建筑是光与影的结合”,而教堂和城堡其实就是光与影的最佳体现形式之一。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教堂,如德国科隆大教堂、圣家族大教堂、TESCAN 4D原位CT起源地根特的圣尼古拉斯大教堂等。而说到城堡不得不提一下位于TESCAN总部捷克的布拉格城堡。虽然蔡依林的“布拉格广场”脍炙人口,其实布拉格只有老城广场并没有所谓的布拉格广场。

 

拿科隆大教堂来举例,在建成时其实是银白色的!耗时6个世纪于1880年竣工。为什么德国科隆大教堂现在是一副黑漆漆的样子???其实,这是所有大教堂和城堡都面临着的严峻问题。总部位于比利时根特的TESCAN XRE利用其高分辨率显微CT揭开其谜底。

· 从“白马王子”到“邋遢大叔”,只需环境的改变 ·

首先是选材。在欧洲,特别是中、西欧,地处阿尔卑斯山脉附近,大理石储量丰富且优质。有多丰富呢,直到2000年以前欧洲大理石产量仍占全球80%以上,而大理石使用寿命高达上百年且极具美观。因此,大理石成为建造教堂的首选材料。

科隆,是欧洲重要的工业城市,也是德国最大的褐煤(煤化程度最低的矿产煤,污染远超一般的煤)生产基地。由于长期受到工业废气和酸雨污染、腐蚀,大理石表面容易被溶解和变色,严重的会出现空洞和裂缝,导致强度降低,从而损坏建筑物。大教堂从原来的“白马王子”变成了现在的“邋遢大叔”。

那建筑石材在酸性环境下,究竟是如何一步步变化的?

在比利时根特大学X射线断层扫描中心TESCAN的高分辨率CoreTOM CT成像装置耗时4天,使用原位动态能力观察研究了石灰岩在酸性环境下反应的时间过程。在不破坏材料的情况下,详细记录了样品内外部的微观结构变化。最终用2D、3D图像以及动画形式在微米尺度上为大家揭秘。

· 实验设计 ·

Tescan CoreTOM CT System

4D原位CT实验

选择一块直径为4毫米的石灰岩岩心为本次实验样品,将岩心固定在密闭容器内,并在底部加装释放酸性环境的原位设备,以此来模拟酸性城市环境。最后将原位装置的电源和数据信号接入CoreTOM系统特殊的原位载物台上,该载物台搭载专用的“无电缆缠绕”接口,可匹配市面上大部分原位装置,让载物台在旋转时无后顾之忧,自由自在地旋转而不用担心电缆数据线缠绕问题。

让石灰岩岩心完全暴露在酸性环境中进行连续采集,然后对原始采集投影图像进行“实时”重建,每30分钟一次扫描,共扫描136次,扫描体素为5μm。第一次扫描得到差分图像(t=0h)为参考体积,一直记录到第68小时。

· 实验挑战 ·

在数据处理和重建过程中,超长的采集时间和超多的扫描数量,使得数据总量甚至会超过1.5T。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1.“实时”重建技术,CoreTOMCT系统配备了实时重建技术,实现边扫描边重建,合理运用计算机的算力并且节约时间成本。

2.“关键节点”重建技术,在数据时间轴当中,利用差分成像,来观察时间节点。我们可以有选择的进行重建分析,选择某个时间节点前后,或者某个关键变化前后进行重建。以此来高效处理整个数据体。不遗漏任何一个变化的同时也可降低数据压力。

3. 连续四天不间断采集。TESCAN动态显微 CT适用范围更广,性价比更高,目前,是市场上唯一一款介于传统实验室显微 CT(延时成像)和同步加速器显微 CT (可用范围有限、成本十分昂贵)之间的桥梁。

· 实验结果 ·

石材的变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物理、生物、化学等多种机制。首先我们选择观察样品的一个切片图,以t=0时的切片图为参考体积,做出随时间变化的差分图像,用更加直观的方法,展现样品的变化过程。样品内部的孔隙,不同成分的密度差,外部的形貌等等我们都可以清晰地观察测量到。不难发现随着时间的变化,石灰岩开始慢慢被腐蚀。在第68小时达到顶峰。

随后我们在3D立体图像上,来展示整个样品的变化趋势,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时间段发生的变化。而在本次实验中主要发生了两个变化,一个是在酸性环境下方解石胶结物的溶解,另一个是石膏(CaSO4.2H2O)结晶过程,为了很好地展示两种变化的过程,我们分别对3D成像做了两种处理。而在中后期,则主要是石膏结晶过程。

具体的变化我们可以在

发布需求
作者
头像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