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00.70 应用层 标准查询与下载



共找到 1444 条与 应用层 相关的标准,共 97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阐述了安全发送和接收多用途互联网邮件扩展(MIME)数据的基本方法(即安全多用途互联网邮件扩展,S/MIME)。该方法基于广泛使用的多用途互联网邮件扩展协议(MIME),向各种Internet报文应用提供鉴别、报文的完整性、抗抵赖性、机密性等多种安全服务。传统的邮件用户代理使用该方法可以向所发送的报文增加各种加密服务,并能够有效处理所收报文中的加密服务。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还描述了S/MIME的增强安全服务。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不限于电子邮件,它还可以用于任何传输MIME数据的传输机制(如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该规范利用了MIME面向对象的特点,使得在各种传输系统中能够交换安全报文。

Secure message interchange based on 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

ICS
35.100.70
CCS
L79
发布
2005-04-19
实施
2005-10-01

本标准规定了一种无需请求证书撤销列表(CRL)即可查询数字证书状态的机制(即在线证书状态协议——OCSP)。该机制可代替CRL或作为周期性检查CRL的一种补充方式,以便及时获得证书撤销状态的有关信息。本标准主要描述了以下内容: a) 具体描述了在线证书状态协议的请求形式; b) 具体描述了在线证书状态协议的响应形式; c) 分析了处理在线证书状态协议响应时可能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 d) 说明了在线证书状态协议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的应用方式; e) 提供了采用抽象语法记法1(ASN.1)描述的在线证书状态协议。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基于公开密钥基础设施的应用程序和计算环境。

Information technology-Security techniques-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Online certificate status protocol

ICS
35.100.70
CCS
L79
发布
2005-04-19
实施
2005-10-01

本标准描述了公钥基础设施(PKI)中的证书管理协议、定义了与证书产生和管理相关的各方面所需要的协议消息,这些消息主要包括申请证书、撤销证书、密钥更新、密钥恢复、交叉认证等。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在安全或不安全环境中实施PKI组件并实施管理,可作为PKI运营机构、PKI组件开发者的参考指南。

Information technology-Security technology.Internet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Certificate management protocol

ICS
35.100.70
CCS
L79
发布
2005-04-19
实施
2005-10-01

本标准定义了数据管理参考模型。它建立了一个框架,用于协调信息系统中为管理持久数据而制订的现有和未来标准。现有的数据管理标准参见附录A。 本标准定义了适于信息系统中所有数据的公共术语和概念。这些概念用来更加具体的定义由特殊数据管理组件 (如数据库管理系统或数据字典系统)提供的服务。这些有关服务的定义标识了多个界面,它们也许就是未来标准化的主题。 本标准未规定数据库管理的服务和协议。它既不是系统实现的规格说明,也不是评价实现一致性的根据。 本标准包括一些进程,这些进程与处理持久数据有关,还与一个特定信息系统的需求所特有的那些进程的交互有关。包括诸如定义、存储、检索、更新、维护、后备、恢复、通信等应用和字典数据等所需要的公共数据管理服务。 本标准顾及了位于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系统上的数据管理标准,包括分布式数据库管理服务。 本标准不包括通常由操作系统提供的公共服务,如那些与物理存储设备的特定类型、存储数据的特定技术、以及通信和人机界面的特定细节有关的进程。 数据管理标准定义了界面上提供的服务。它对进程如何实现不作限制。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ference model of data management

ICS
35.100.70
CCS
L73
发布
2000-10-17
实施
2001-10-01

本标准根据GB/T 16687为ACSE协议规定一个测试套结构和测试目的。本标准并不规定这些一致性测试是如何实现或使用的,也不规定测试结果是如何表示或使用的。 本标准适用于测试ACSE协议实现的一致性测试套,这些ACSE协议实现对面向连接的表示服务(GB/T 15695)进行操作并声称符合GB/T 16687。 本标准不包括对相关协议实现的一个通用的性能、可靠性和健壮性的评价,也不包括对协议设计本身的评价。

Information technology-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Conformance test suite for the ACSE protocol-Part 1:Test suite structure and test purposes

ICS
35.100.70
CCS
L79
发布
2000-07-14
实施
2001-03-01

本标准提供了GB/T 17545.1的协议实现一致性声明(PICS)形式表,它符合ISO/IEC 9646-7中的有关要求,并与ISO/IEC 9646-7中给出的有关指南一致。本标准提供了这种形式表使用的细节。 声称与GB/T 17545.1一致的实现的供应者被要求填写附录A中提供的PICS形式表的复印件,并且还要求提供标识供应者和标识实现所必要的信息。

Information technology-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Connectionless protocol for the association control service element-Part 2:Protocol implementation conformance statement proforma

ICS
35.100.70
CCS
L79
发布
2000-01-03
实施
2000-08-01

本标准提供了协议实现一致性声明(PICS)形式表,用以详细表示GB/T 16645.1的一致性要求。这个PICS形式表符合ISO/IEC 9646-2中的有关要求,并ISO/IEC 9646-2中给出的有关指南一致。 附录A包含版本2的PICS形式表。附录B包含核心功能在版本2中业经修改过的版本1的表。全部其他核心功能单元表对CMIP的版本1和版本2都相同。

Information technology-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rotocol-Part 2:Protocol Implementation Conformance statement proforma

ICS
35.100.70
CCS
L79
发布
2000-01-03
实施
2000-08-01

本标准规定了: 一组面向连接的规程,它们用于协议机之间传送数据和控制信息。这些协议机实现基本类虚拟终端服务(包括追加的功能单元在内)提供者的功能; 规程工作的两种方式; 用于传送数据和控制信息的协议元素的结构,以及这些协议元素向ACSE和低层服务的映射; 对协议机听使用的功能单元和服务参数进行协商的方法; 用于传送数据和控制信息的协议元素的结构的映射;各规程以下列内容来定义: 通过交换虚拟终端协议元素,在虚拟终端协议机之间的交互; 通过交换虚拟终端服务原语,在虚拟终端协议机与同一系统中的虚拟终端服务用户之间的交互; 通过交换服务原语,在虚拟终端协议机与ACSE和表示服务提供者之间的交互。 本标准还规定了实现这些规程的系统的一致性要求(见第13章);但并没有规定用来展示这种一致性的测试方法。这些规程适用于这样的系统之间的通信,它们支持OSI参考模型应用层的基本类虚拟终端服务,并且希望在开放系统环境中互连。

Information technology--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Virtual terminal basic class protocol. Part 1: Specification

ICS
35.100.70
CCS
L79
发布
1998-11-18
实施
1999-07-01

本标准以下列项抽象地定义了为OSI应用层外部可见的基本类虚拟终端服务: 一个定义服务用户间交互的模型; 服务的原语动作和事件; 与每个原语动作和事件相关的参数数据; 这些动作与事件之间的关系及其有效序列。 本标准定义的服务是由OSI的基本类虚拟终端协议(与联系控制服务元素和表示服务一起)提供的,并且它们可被包含其他应用服务元素在内任何用户所使用。虚拟终端服务、虚拟终端协议、ACSE、表示层服务等标准与虚拟终端服务的用户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本标准还定义了两个标准缺省虚拟终端环境轮廓,并描述了已登记的各个虚拟终端环境轮廓以及控制客体的形式。虚拟终端环境轮廓定义了虚拟终端环境参数集,以用于建立虚拟终端联系及其后的协商过程。本标准还定义了ASN.1客体标识符的结构,它适用于本标准中定义的客体,也适用兵于虚拟终端客体的登记。 本标准并未规定具体的实现或产品,也未限制计算机系统内部的实体和接口的实现。因此,在这些方面不要求遵从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那些交互应用,它们需要面向终端且以图形图像的传输和处理方式表达的通信,这些图形图像具有下述特征: 图像由字符盒图形元素所组成,而这些图形元素又被安置在一维、二维或三维的结构中; 任何图形元素都可带有属性以描述其显示的模式。

Information technology--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Virtual terminal basic class service

ICS
35.100.70
CCS
L79
发布
1998-11-18
实施
1999-07-01

本标准按照GB/T17580.1所规定的相关要求,以及按照ISO/IEC 9646-给出的相关指南,为基本类虚拟终端提供了PICS形式表。 本标准定义了评价虚拟终端实现一致性的一个使用指南。但是,它没有规定虚拟终端协议,也没有规定虚拟终端服务描述。

Information technology--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Virtual terminal basic class protocol. Part 2: Protocol implementation conformance statement

ICS
35.100.70
CCS
L79
发布
1998-11-18
实施
1999-07-01

ACSE支持面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通信方式。ACSE服务定义(见GB/T 16648)包括两种通信方式。本标准提供无连接通信方式的协议规范。面向连接通信方式的协议规范已包含在GB/T 16687内。 本协议规范规定: a)应用实体之间传送信息的规程; b)表示A-UNIT-DATA ACSE APDU 的抽象语法。 按照下述方式定义A-UNIT-DATA规程; a)通过使用无连接表示服务在对等ACSE协议机之间的交互; b)ACSE协议机与其服务用户之间的交互。 这些规程适用于希望在开放系统互连环境中用无连接方式通信的系统之间的通信实例。 本标准还对实现这种规程的系统规定一致性的要求。它不包括可用来证明一致性的测试。

Information technology--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Connectionless protocol for the association control service element--Part 1: Protocol specification

ICS
35.100.70
CCS
L79
发布
1998-11-05
实施
1999-06-01

本标准: --定义了被管客体的类、属性类型、名字联编、包、特定属性、动作类型、参数类型和通知类型,其文字叙述见GB/T 17178.4。 --规定了对其他使用这些定义的国家标准所安排的依从性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制定OSI被管客体类规范,并提供了支持OSI系统管理功能的类属定义。这些定义也可由其他国家标准用来规定客体类、属性、通稳中有降和动作类型。

Information technology--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Structure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Part 2: Definition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CS
35.100.70
CCS
L79
发布
1997-12-25
实施
1998-08-01

本标准向包含被管客体定义的国家标准的制定者提供指南,它将 a)促使被管客体定义之间的一致性; b)保证按照与OSI管理的国家标准相兼容的方法制定这样的定义; c)通过标识公共有用的文件布局、规程与定义来减少其他工作组的重复工作。 为此目的,本标准规定: a)被管客体类定义与相关OSI管理国家标准之间的关系,并规定被管客体类定义应如何使用那些国家标准; b)对于被管客体类的定义及其属性、通知、动作、行为所采纳的合适方法,它包括: 1)在定义中应指出的概要方面; 2)在定义中要使用所建议的记法工具; 3)定义可遵守的一致性指南。 c)被管客体类定义与管理协议的关系及协议相关定义所要求的内容; d)建议的被管客体类定义用的文件结构。 本标准可用于制定国家标准,它们定义: a)利用OSI管理协议来传送或操纵的管理信息; b)与信息相关的被管客体。 本标准不规定或不隐含: a)对根据功能度制定的被管客体类定义、与其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者将其放人特定管理环境中之用法的任何限制; b)资源定义的指南;它仅对被管客体的定义提供指南,而该被管客体定义提供了资源管理观点。

Information technology--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Structure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Part 4: Guidelines for the definition of managed objects

ICS
35.100.70
CCS
L79
发布
1997-12-25
实施
1998-08-01

本标准根据抽象方式定义了应用层的下列分布式事务处理服务: a)服务原语的动作和事件; b)与每个服务原语的动作和事件联系的参数数据; c)这些动作和事件之间的关系及它们的有效的顺序。 本标准没有规定单独的实现或产品、也没有限制计算机系统的内对实体或接口的实现。

Information technology--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Distributed Transaction Processing--Part 2: OSI TP service

ICS
35.100.70
CCS
L79
发布
1997-12-25
实施
1998-08-01

本标准是用于OSI管理信息服务(MIS)的系列标准之一。它定义了对于GB/T 17142系统管理概述中所引入的系统管理模型信息方面的被管客体及其属性的信息模形,因此提供了开发其他系统管理标准所需的模型化概念,它还定义了被管客体的命名原则和属性。 本标准定义了系统管理信息的逻辑结构。按照GB/T 9387.4和GB/T 17142,利用被管客体及其属性,以及在其上能执行的管理操作和能发出的通知,管理信息可被结构化。开放系统中的被管客体集合、连同它们的属性一起构成该开放系统的管理信息库(MIB)。 本标准定义了信息模型中被管客体的概念,并且规定了被管客体的命名原则及其属性,以致它们可以通过管理协议被标识和访问。本标准还描述了被管客体类的概念和被管客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被管客体类可能要考虑的继承、专门化、同质异性和可容度。 本标准适用于被管客体及其属性的所有定义,进而用于系统管理。 注:尽管本标准适用于系统管理、当定义层管理时也可以使用本标准。

Information technology--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Structure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Part 1: Management Information Model

ICS
35.100.70
CCS
L79
发布
1997-12-25
实施
1998-08-01

本标准提供: a)给出每个参与实体必要行为的自动机的性质的说明(第6章至第10章),其中实体是提供OSITP服务的。它包括: 1)当接收到TP服务用户调用发出的请求和响应原语时采取的动作; 2)当接收到表示服务提供者发出的指示和证实原语时采取的动作; 3)在本地系统中作为某种事件的结果而采取的动作; 4)作为和其他ASE交互作用的结果而采取的动作; b)传送TP协议控制信息所需的抽象语法的定义(第12章); c)协义实现所要满足的一致性要求(第13章)。 本标准的范围限于系统的互连;它不规定或限制在计算机系统内可能接口的实现。

Information technology--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Distributed Transaction Processing--Part 3: Protocol specification

ICS
35.100.70
CCS
L79
发布
1997-12-25
实施
1998-08-01

本标准: a)对在GB/T 17178中定义的概念和机制给出概况介绍; b)定义了一个事务处理模型; c)定义了OSI TP服务需要满足的要求; d)考虑了与其他应用服务元素例如RDA(远程数据库访问),ROSE(远程操作服务元素)和非ROSE应用共同存在的需要。 本标准允许对事务模式通信服务和协议进行说明,并且它们满足在ISO/IEC9804中定义的原子性、一致性、独立性和持久性(ACID性质)。 本标准没有说明单个的具体实现和产品,也不限制实体的实现或计算机系统内的接口。

Information technology--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Distributed Transaction Processing--Part 1: OSI TP model

ICS
35.100.70
CCS
L79
发布
1997-12-25
实施
1998-08-01

本标准细化了在OSI基本参考模型GB/T 9387.1中包含的对应用层的描述。它为现在和将来协调制定应用层标准提供了框架。它供应用层标准参考。 本标准特别: a)定义应用层中各标准的特性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b)定义用于制定各OSI应用层协议的体系结构框架; c)定义为了在应用层中结构化而提供的灵活方法的概念; d)定义协议的规范和操作所需的可标识的客体的种类; e)联系分布式信息处理活动与应用层标准; f)构造和联系应用层标准规范; g)标识应用层标准中必需的各类规范。 本标准为应用层标准提供参考。其目的是为构造应用层行为的规范提供一致的和模块化的方法。它没有规定OSI的服务和协议,不是系统的实现规范,也不是评估实现一致性的基础。

Information technology--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Application layer structure

ICS
35.100.70
CCS
L79
发布
1997-12-25
实施
1998-08-01

本标准定义了一种系统管理功能,它供应用进程在集中式或分散式管理环境中交互,以便用于GB/T 9387.4所定义的系统管理。本标准定义的是事件报告管理功能,它由服务和两个功能单元组成。 本功能归属于GB9387的应用层,并按GB/T17176提供的模型定义。系统管理功能的作用由GB/T 17142描述。 本标准 --建立事件报告管理功能的用户需求; --建立将本功能提供的服务与用户需求相联系的模型; --定义由本功能提供的服务; --规定为提供服务所必需的协议; --定义服务与SMI操作和通知之间的关系; --定义与其他系统管理功能之间的关系; --规定一致性要求。 本标准 --不定义旨在提供事件报告管理功能的任何实现的特性; --不规定由事件报告管理功能的用户完成管理的方式; --不定义任何导致4使用事件报告管理功能的交互的特性; --不规定建立、正常释放和异常释放管理联系所必需的服务; --不规定为使用事件报告4管理功能或任何有关活动所需要的授权; --不定义与特定协议机管理有关的被管客体。

Information technology--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Systems Management--Part 5: Event report management function

ICS
35.100.70
CCS
L79
发布
1997-12-15
实施
1998-08-01

本标准定义了一种系统管理功能,它供应用进程在集中式或分散式管理环境中交互,以便用于GB/T 9387.4所定义的系统管理。本标准定义的是日志控制功能,它由服务和两个功能单元组成。本功能归属于GB 9387的应用层,并按GB/T17176提供的模型定义。系统管理功能的作用由GB/T17142描述。 本标准 --建立日志控制功能的用户需求; --建立将本功能提供的服务与用户需求相联系的模型; --定义由本功能提供的服务; --规定为提供服务所必需的协议; --定义服务与SMI操作和通知之间的关系; --定义与其他系统管理功能之间的关系; --规定一致性要求。 本标准 --不定义旨在提供日志控制功能的任何实现的特性; --不规定由日志控制功能的用户完成管理的方式; --不定义任何导致使用日志控制功能的交互的特性; --不规定建立、正常释放和异常释放管理联系所必需的服务; --不规定为使用日志控制功能或任何有关活动所需要的授权; --不定义与特定协议机管理有关的被管客体。

Information technology--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Systems Management--Part 6: Log control function

ICS
35.100.70
CCS
L79
发布
1997-12-15
实施
1998-08-01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