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195 艺术和手工艺品 标准查询与下载



共找到 457 条与 艺术和手工艺品 相关的标准,共 31

What is BS EN 17429 about?    BS EN 17429 discusses the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BS EN 17429 outlines the principles, processes, and best practices for procuring conservation services and works for cultural heritage. This can embrace any conservation action or measure, whether it be a preventive measure, remedial treatment, investigation, planning, policy, project management, etc. This document encompasses different routes to procurement depending among other things, on the scale of the work envisaged.   Note1: BS EN 17429 is intended to be read alongside relevant regulations covering procurement and is technically specific to the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Note2: BS EN 17429 is not intended to override or conflict with European and national legislation covering procurement.  Note3: BS EN 17429 is intended to be used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Procurement of conservation services and works

ICS
97.195
CCS
发布
2020-08-31
实施
2020-08-31

本标准规定了便携式木制画架的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质量承诺。 本标准适用于以木材或竹材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便携式画架(以下简称画架)。

Portable wooden easel

ICS
97.195
CCS
C243
发布
2020-06-30
实施
2020-07-28

What is BS EN 17187   about? BS EN 17187   discusses about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BS EN 17187   specifies a methodology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mortars by using the most appropriate analytical techniques on samples taken from cultural heritage structures and objects. BS EN 17187   contains guidelines for the selection of methods to determine mineralogical, textural, physical, chem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ortars used in cultural heritage structures and objects. BS EN 17187   is used to define mortar typology and to evaluate the mortar condition with respect to its conservation as well as for understanding of the ongoing deterioration processes. Who is BS EN 17187 for? BS EN 17187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mortars used in cultural heritage is useful for: Investigation department of cultural heritage Architects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Why should you use BS EN 17187 ?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mortars used in cultural heritage is an essential step to formulate a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Characterization of mortars used in cultural heritage

ICS
97.195
CCS
发布
2020-04-30
实施
2020-04-30

本标准规定了文创艺术品生产企业的厂房与设施、设备与工器具、生产管理、人员管理与培训、质量管理、文件和记录、运输和贮存控制、教育与培训、管理职责、产品追溯和召回、产品信息与产品宣传等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文创艺术品生产企业的设计、建造、生产管理、人员管理和质量管理。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arts

ICS
97.195
CCS
Y01
发布
2020-03-05
实施
2020-03-15

本标准规定了文创艺术品销售服务的经营主体和环境一般要求,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要求,人员教育培训要求及追溯和投诉处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文创艺术品销售服务提供和服务保障。

Sales service specificatio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arts

ICS
97.195
CCS
A16
发布
2020-03-05
实施
2020-03-15

Regong Thangka

ICS
97.195
CCS
Y88
发布
2020-01-20
实施
2020-05-01

本标准规定了丽江地区民族银饰制作典型工艺流程

National silver product production process specification

ICS
97.195
CCS
L 97
发布
2019-11-15
实施
2019-11-15

本标准规定了根雕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和质量承诺。 本标准适用于根雕产品和作品。

Tree-root carving

ICS
97.195
CCS
C243
发布
2019-11-15
实施
2020-02-10

      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作为一种技能,因其有一套严密的方法论体系,在实际的操作流程也必须有一套严格的操作规程。这套操作规程是鉴定评估科学化的标志之一。作为一名合格的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从业者,必须接受严格系统的训练,熟练的掌握文物艺术品鉴定与评估自有的独特的规程体系。在鉴定评估工作中应做到有法可循,尽量使器物描述符合规范;使报告符合要求,使操作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失误以及保护文物艺术品不受次生灾害;在操作流程中保护从业者自身不受伤害,同时促进商品流通与行业的自律。

Operational procedures Of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The Cultural relics art

ICS
97.195
CCS
R884
发布
2019-10-30
实施
2019-10-30

分为工艺质量内在质量、外观质量、绣花质量、缝制工艺质量等;

embroidered bedding

ICS
97.195
CCS
C243
发布
2019-10-01
实施
2019-12-23

内在质量要求:断裂强力≥200N;耐光色牢度≥4级;规格尺寸偏差率-1.5~+1.5;色差≥4级;外观疵点不允许。绣花图案质量位正不偏;图案结构完整。绣花质量无漏针、脱线、跳针、偏针;针码平服。整烫质量平服、整洁、无水渍、死褶。

Lu Jinxiu Products

ICS
97.195
CCS
C243
发布
2019-10-01
实施
2019-12-23

外观、规格尺寸、动物毫毛占比、笔头性能、牢固性、有害物质限量

Lake pen production process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ICS
97.195
CCS
C241
发布
2019-09-05
实施
2019-09-05

Crystal automatic grinding machine

ICS
97.195
CCS
Y93
发布
2019-08-02
实施
2020-01-01

本标准规定了扬州工玉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制作工艺、技艺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以各种天然宝玉石为原料并遵循扬州传统加工工艺制作的玉器产品。

Yangzhou Gongyu

ICS
97.195
CCS
C243
发布
2019-07-06
实施
2019-10-15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 舒席的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 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舒 席。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s Shuxi

ICS
97.195
CCS
Y 87
发布
2019-07-01
实施
2019-09-01

表面、边、刺绣和印花、尺寸规格、含水率、卫生安全

Damping woven rattan basket

ICS
97.195
CCS
C204
发布
2019-03-15
实施
2019-03-15

mud cuckoo

ICS
97.195
CCS
Y88
发布
2019-02-15
实施
2019-03-15

What is BS EN 17138 - Methods and materials for cleaning porous inorganic materials of cultural heritage about?    BS EN 17138 provides the guidelines for the choice of the operational clean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to optimize the cleaning operation.   The fundamental requirements for each specific cleaning method are given to adapt cleaning works for single specific cases.   The objective of cleaning may consist of removal of any combination of unwanted materials, such as: degraded protective coatings, surface, or near-surface materials, which constitute a present or future threat to conservation, materials which prevent legibility of the object or are disfiguring by nature, deposits which are judged to be incompatible to the historical nature of the object.   Who is BS EN 17138 - Methods and materials for cleaning porous inorganic materials of cultural heritage for?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Methods and materials for cleaning porous inorganic materials

ICS
97.195
CCS
发布
2019-01-31
实施
2019-01-31

4   队伍组合 4.1  英歌队 依法登记并注册法定代表人,对外可开展有偿或无偿交流活动。       4.2  队长     负责英歌队的管理、人员组织和召集、业务培训、练习;演出时角色的分配;服装、道具、乐器、执事等制作、购置和保管;报酬的分配。 4.3  教练     亦称“师父”。负责队员的艺德的教育培训、基本功训练、技艺与化妆技巧的传授;套式和阵法的设计等业务工作。 4.4  化妆师       负责指导与培训演员脸谱的技法、服饰的配置,由熟悉整体人物形象的人担任,为重点角色化妆,也可临时聘请戏曲剧团的化妆师兼任。 4.5  指挥      负责演出节奏的掌握,行进速度,队形和花样的变化,可由队长兼任。 4.6  引舞 有的由化装成时迁的耍蛇人担任。引舞人不在舞队中,而在前面负责开路、打场子,有时协助指挥。 4.7  领舞     亦称“头槌”。在两列纵队的最前面,带领舞队执行指挥号令。头槌一般化装成李逵或秦明,黑脸黑须;关胜或杨志,红脸红须。再往后称“二槌”、“三槌”,如鲁智深、武松。   4.8  舞队 由16、24、36、72等双数队员组成,一般是36人,俗称“三十六天罡”,是主要表演队,亦称“英歌前棚”。主要角色有总指挥宋江、军师吴用,此二人不在舞队中,而在指挥部(乐队)中;先潜入放火者兼联络员时迁,亦不在舞队中。舞队前面几“槌”后的其他人多不确定身份。 4.9  乐队     大鼓手一。大鼓置于车上,由人推行,鼓手行进击打。有的用腰鼓挂在宋江腹前,自背自打,配合大鼓发号施令;锣、铙、大小钹配套;螺号几个,用以增加声势。乐队成员也同样化妆、彩服,身份即攻打大名府的指挥部成员(宋江、吴用、公孙胜、裴宣等)。除鼓手外,也可随时与舞队队员互换表演。    4.10  后棚队 无固定人员,人数根据演出节目数量及内容而增减,最多72人,俗称“七十二地煞”。常固定的有伯公、伯母(亦称仙公、仙母;师公、师婆;即傩文化中的傩公、傩母),带男女不同大头娃娃式的头盔,笑面示人,手拿蒲扇,可在队列外前后自由活动,与观众逗乐。 注:"后棚",就是紧接在英歌队后面的表演队伍,大致表演戏曲片断和武术等。 4.11  执事 旗手一,执队名旗;有的在队名旗后,还有自己特色的旗子,如公孙胜举的号令旗,按金木水火土排列的五行旗。如有横幅,则另加二人。有的由专人捧举本队获得的奖杯、奖状等荣誉证件,也走在队伍前面。 4.12  随员 负责供应饮水,拿着备用的服装、道具,以备更换。如有后棚,这些可由后棚演员兼任。 5  脸谱与化妆 5.1  脸谱 5.1.1  戏面脸谱     用于水浒人物,彩扮化妆是个性化的,绝不相同,除个别角色外,大多为左右对称。重点是突出人物的凶猛威武、足智多谋、诙谐幽默等性格。 5.1.2  鬼面脸谱 用于鬼怪,彩扮化妆以黑白两色为主,偶尔点缀红色。以歪丑、狰狞、夸张、滑稽为好,忌讳恐怖。 5.2  化妆 化妆时,先净面,后勒头。化妆顺序为先画眉,次画眼窝、鼻窝、嘴角、脸膛、最后勾画脸纹,裸露上身的演员则直接将花纹画在身上,不带髯口的演员则用黑笔描画假胡须。特定人物戴特定髯口;舞队中的女性角色,都由男子扮演,化妆与戏曲相同,戴假发与头饰,要求演员清秀白净,打扮起来才能达到以假乱真、妩媚的效果。     注1:“勒头”,潮汕称“头巾”,北方称“水纱”,即用一条二寸左右宽的黑布带,将额头发际向后勒紧,使面部肌肉展平,便于化妆,使眉上吊,显得英俊。水纱既能阻挡表演时汗水下流,避免污染脸谱,戴盔帽时也不致污染帽沿。                                                       注2:“髯口”,潮汕称“梆须”,即用牦牛毛制作的假须。 6  服饰与造型 6.1  冠帽类 冠帽须与服装搭配,符合人物性格,品种多样。有盔头(亦称“将盔”),武将所戴,上缀绒球,后有披,有的在上面插雉尾翎,样式以不重复为好;罗帽、罗汉帽、六角帽与番帽,指软帽类,非武将所戴,上面有不同饰纹;草帽(亦称“兵帽”),劳动人民所戴,实际是布制,有的没有帽顶(亦称“草帽圈”)。与冠帽配合使用的头巾。配饰还有“发套”、“英雄箭”。特定人物用特定冠帽、发套、配饰。 6.2  服装类 服装为彩绣图案服装,体现人物性格。戏面脸谱者着戏曲短打武生装,鬼面脸谱者着黑衣黑裤或白衣白裤。外加甲靠等。 6.3  鞋类 早期穿草鞋,现多穿芒鞋(即罗汉鞋),也有用和尚所穿的僧鞋再进行加工,女子一律穿绣花鞋。 7  表演道具 7.1  英歌槌     硬木制作,上画花纹,直径在25-30mm之间,长度在350-580mm之间,规格视不同风格而定。 7.2  手鼓 膜鸣乐器,手鼓应符合GB/T 23173、GB/T 33726、GB/T 28489的要求。 舞蹈者手中所执,短圆柱形,有握把,木体皮面,直径15cm左右,高度类仿,涂红、绿、黑各色,配鼓槌一个,颜色与自己所用的鼓相同,长约30cm,下缀彩色布条做飘带。 7.3  布蛇 时迁所用,布质,与真蛇相似,关节活动灵活,长150cm左右,上饰环形花纹,黑、黄间色。 7.4  蒲扇 两把,葵叶制。后棚伯公伯母手中所执。 8  乐器 8.1  大鼓 膜鸣乐器,大鼓应符合GB/T 23173、GB/T 33726、GB/T 28489的要求。木框牛皮面,涂红色。直径60cm左右。鼓槌下缀彩条。有的用花盆鼓(也称南堂鼓),形似花盆,木框,面大底小,音色低而壮。用木架固定在车上,或由人抬着击打。 8.2  中鼓 膜鸣乐器,中鼓应符合GB/T 23173、GB/T 33726、GB/T 28489的要求。直径50cm左右。鼓手自己挂在身上敲打。其他与大豉相同。 8.3  钦仔 体鸣乐器,钦仔应符合GB/T 23173、GB/T 33726、GB/T 28489的要求。铜制锣,宽沿平底,是秦汉时期行军锅,歇时煮饭烧水,战时鸣金收兵。潮汕特有之古董乐器。 8.4  大锣     亦称“苏锣”,潮汕称为“肚脐锣”。体鸣乐器,大锣应符合GB/T 23173、GB/T 33726、GB/T 28489的要求。直径30cm左右,有锣门(锣心)、锣边两部分,可发出不同声音,有提手,悬空敲击。 8.5  钹 亦称“小镲”。体鸣乐器,钹应符合GB/T 23173、GB/T 33726、GB/T 28489的要求。铜制圆盘,中央隆起并有孔穿红绳,便于手握,两个为一副,对击发声。 8.6  云锣 亦称“月锣”。体鸣乐器,云锣应符合GB/T 23173、GB/T 33726、GB/T 28489的要求。比大锣小,声音清脆。 8.7  铙钹     北方称“水镲”。体鸣乐器,铙钹应符合GB/T 23173、GB/T 33726、GB/T 28489的要求。比小镲大而薄,声音散漫。 8.8  螺号 气鸣乐器,螺号应符合GB/T 23173、GB/T 33726、GB/T 28489的要求。海螺之壳,可吹响,声音低沉而紧迫。 8.9  牛角号 气鸣乐器,牛角号应符合GB/T 23173、GB/T 33726、GB/T 28489的要求。牛角之空壳,可吹响,声音洪亮。 9  伴奏音乐  英歌舞蹈只有节奏没有旋律。后棚所需,则另外配乐,基本上与潮剧伴奏相同但略为简单。不同风格的锣鼓伴奏,则使不同风格的英歌舞的特点不同,有慢板、中板、快板三大类。 10  动作 10.1  基本动作     左右横敲、凌空旋花、单坐莲、弓步双背捶、跨腿转身等。 10.2  眼法 是演员表现性格的重要手段,运用眼神来增加风采,使人物“活”起来。 10.3  指法与手法 是结合运用的花样表现。演员用英歌槌和乐队在演奏中用乐器或鼓槌、锣槌等表现的花样技巧。  10.4  身法 是英歌舞的基本功,武术基础。 10.5  步法     是英歌舞的流派区别所在。不同的流派,由于其风格不同,形成不同的步法。 11  表演内容 舞蹈表演内容主要有两个,一是梁山泊英雄好汉化妆卖艺攻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的故事;二是梁山泊英雄好汉化妆劫法场救宋江的故事。 12  英歌后棚 后棚的内容无所不包,大体是小歌舞演唱、杂耍、武术、小品类等,为配套演出队。随着时代演变后棚此部分表演已基本删略。

Chaoyang Ying Dance

ICS
97.195
CCS
R884
发布
2019-01-25
实施
2019-04-16

4  吹奏特色   潮阳笛套音乐有共性也有个性。就其共性而言,是属于套曲式的音乐品种;就其个性而言,它以笛、管、笙、箫为主奏乐器,并以笛为领奏,并有机地配以三弦、琵琶、古筝和其他的弦乐、弹拨乐等。潮阳笛套音乐从大笛吹奏的方法到奏出的音色有别于其他地方,具有潮阳自己的地方特色——“潮阳味”。由于潮阳人语音较重,丹田有力,读谱与方言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而方言的本能转化,又必然使读谱者把读谱时的语音本能地注入吹奏时的乐音,这就是潮阳人尤其是潮阳棉城人演奏潮阳笛套音乐乐曲时之所以有着浓重的“潮阳语”韵味的原因,在吹奏技法上是传统的(宫廷式)“龙头凤尾指”,这种指法也独具一格。领奏乐器的大笛(横笛)是28节大锣鼓笛,它采用第六孔为1的吹奏法,其定调音高比bA调稍低,而比G调偏高,这样定调,三全其美,既使高音区具有“高亢、激越、响亮、磅礴”的气氛,又使中音区具有“悠雅、清丽、委婉”的特点,而低音区也有“古朴、幽逸、扎实”的妙处。特别是高音区3(即高音3)更具特色,因为这个高音3是与其他笛子曲所不同的突破音。潮阳笛套音乐演奏虽然受到大笛构造、音阶关系的限制,存在难以进行调性转换的矛盾,但由于它运用我国宫、商、角、徵、羽的民族调式交替和调式转换手法,因此既解决了上述矛盾,又凸显其别有一番风味的潮阳特色。 注:“龙头凤尾指”,是指使用宫制龙头凤尾款式笛子,以独特的古乐吹奏技法来演奏笛套音乐。目前使用的笛子基本属于曲笛类。 5  乐器组成 笛套音乐乐器以古代宫廷音乐特色的乐器组合为特点,乐器组成(支/把,没有特别罗列出来乐器数量都为1支/把):大笛1或2、古笙、箫、管、三弦、琵琶、古筝、阮、月琴、中胡、椰胡、竹弦或外江弦、秦琴、大冇,哲鼓、木板、木鱼、介钹、响盏、五音锣、丹音、罄(合称“小八音”)。 5.1  大笛     亦称横笛,28节笛,气鸣乐器,大笛应符合GB/T 23173、GB/T 33726、GB/T 28489的要求。据考象征皇室龙的28节脊骨,古时大笛吹孔前端缀接有龙头状装饰、笛尾雕刻鳞纹,绳孔结上缀有丝线编成的凤尾状坠饰,演奏笛套古乐时成对的笛龙头相对、凤尾相背摆奏。现时笛已无龙头饰和鳞纹雕刻,也无成对吹奏。笛的低音深厚饱满,中音明亮悠扬,高音昂亢激越,富有表现力,故充当领奏的角色,要求演奏者“真气出丹田”,不擅加花音。 5.2  笙     气鸣乐器,笙应符合GB/T 23173、GB/T 33726、GB/T 28489的要求。 5.3  箫     气鸣乐器,箫应符合GB/T 23173、GB/T 33726、GB/T 28489的要求。                           5.4  管 亦称筚篥、悲篥、笳管、头管,是由古代龟兹(今新疆库车县)的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簧管乐器,这个乐器名称就是从古龟兹语的译音而来的。气鸣乐器,管应符合GB/T 23173、GB/T 33726、GB/T 28489的要求。 5.5  大三弦 弦鸣乐器,大三弦应符合GB/T 23173、GB/T 33726、GB/T 28489的要求。 5.6  琵琶      弦鸣乐器,琵琶应符合GB/T 23173、GB/T 33726、GB/T 28489的要求。                         5.7  古筝 弦鸣乐器,古筝应符合GB/T 23173、GB/T 33726、GB/T 28489的要求。 5.8  阮  弦鸣乐器,合奏的大阮和中阮应符合GB/T 23173、GB/T 33726、GB/T 28489的要求。 5.9  月琴 弦鸣乐器,月琴应符合GB/T 23173、GB/T 33726、GB/T 28489的要求。 5.10  中胡 弦鸣乐器。逐渐代替古时乐器“大冇”(潮汕称谓)。 5.11  椰胡 潮汕特有乐器。弦鸣乐器,椰胡应符合GB/T 23173、GB/T 33726、GB/T 28489的要求。 5.12  竹弦/外江弦 竹弦亦称“西秦弦”。都是弦鸣乐器,竹弦、外江弦应符合GB/T 23173、GB/T 33726、GB/T 28489的要求。两者在合奏中选其一。 5.13  秦琴 潮汕亦称“情琴”。弦鸣乐器,秦琴应符合GB/T 23173、GB/T 33726、GB/T 28489的要求。现已少用,逐渐被大阮和中阮所代替。 5.14  大冇 潮汕称谓,潮汕特有乐器。弦鸣乐器,大冇应符合GB/T 23173、GB/T 33726、GB/T 28489的要求。现已少用,逐渐被中胡所代替。 5.15  哲鼓 膜鸣乐器,哲鼓应符合GB/T 23173、GB/T 33726、GB/T 28489的要求。 5.16  木板 体鸣乐器,木板应符合GB/T 23173、GB/T 33726、GB/T 28489的要求。 5.17  木鱼 体鸣乐器,木鱼应符合GB/T 23173、GB/T 33726、GB/T 28489的要求。 5.18  小介钹 体鸣乐器,小介钹应符合GB/T 23173、GB/T 33726、GB/T 28489的要求。 5.19  响盏 亦称“碰铃”。体鸣乐器,响盏应符合GB/T 23173、GB/T 33726、GB/T 28489的要求。 5.20  五音锣 体鸣乐器,五音锣应符合GB/T 23173、GB/T 33726、GB/T 28489的要求。 5.21  丹音 体鸣乐器,丹音应符合GB/T 23173、GB/T 33726、GB/T 28489的要求。 5.22  罄 体鸣乐器,罄应符合GB/T 23173、GB/T 33726、GB/T 28489的要求。 6  工尺古谱解读方法 潮阳笛套古乐的工尺谱与潮州弦诗乐的工尺谱(二四谱)在读法上不同,七平均律制,只点个板,没有加眼点。即每小节只有划小节线,小节内的音符节奏则没有明确。 6.1  谱面上每个板的距离相等,表示其时值相等; 6.2  加赠板每个板里分成相等距离的八分,每分表示一拍;头板每个板里分成四分,每分表示一拍;二板每个板里分成四分,每分表示半拍;三板(含拷打)每个板分成二分,每分表示半拍。这种划分,只是心里有数。写谱时照这距离来写,但在谱上不用线来分格; 6.3  谱字分大字和小字两种,小字的时值为大字的一半; 6.4  加赠板、头板以大字为一拍;小字为半拍;长音于字后带空隙,音的长短按空隙分数计算。二板、三板(含拷打)大字半拍,小字为四分之一拍; 6.5  加花谱,每板中谱字确实太多,可加点一个眼点,其时值折算同上。 7  经典曲目 潮阳笛套音乐在历史沿化过程,经不断筛选,总共积留下十多个曲目曲谱。 7.1  传统笛套古乐代表性曲目 传统笛套音乐曲目:《四大景》《大金毛狮》《雁儿落》《将军令》《冲天歌》《普天乐》《山坡羊》《灯楼》《闾欢》《凤凰语》《将水令》《大普庵咒》《雁儿南落》《雁儿北归》。

Chaoyang flute set music

ICS
97.195
CCS
R884
发布
2019-01-25
实施
2019-04-16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